近日,南方连日强降雨,导致不少列车晚点和停运,给大家出行带来了不便,也让晚点该不该赔偿的讨论又开始升温。
虽说相比较汽车和飞机出行,铁路的准点率是最高的,特别是高铁的大量开通,让我们的出行便捷了不少;然而经常乘火车出行的人,还是多少都遇到列车晚点,特别是在遇到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晚点的现象会比较普遍,有的甚至会停运。
大面积的列车晚点多是由于恶劣天气引发设备故障或是列车降速运行引起,有人认为:既然铁路技术先进,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而笔者觉得,列车降速,应该是基于“安全第一”的理念,毕竟列车运行安全容不得任何的“万一”。至于恶劣天气引发的设备故障,作为铁路部门只能是尽量避免而无法杜绝,毕竟和大自然的力量相比,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列车晚点或是停运,给旅客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同时肯定也会给铁路部门的运输组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显然也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但是面对恶劣天气,只有安全是最大公约数。
遇到列车晚点,作为旅客总是会有各种怨言和不满的情绪,进而希望得到一些赔偿来平衡自己的心理感受,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如果大家能看到那些铁路工人冒着大风暴雨在巡查、抢修设备时,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怨言了。
每当遇到恶劣天气时,火车站总是会显得特别繁忙,这是为什么?因为伴随着恶劣天气的往往是航班停飞、高速封道,这时铁路就成了很多人出行的唯一选择,虽然这时的铁路可能也会晚点,但只要能走得了,总比走不了好。
那火车晚点到底该不该赔偿?我们的国情和国外的很多情况并不相同,地域辽阔带来的气候、地形条件千差万别,加上干线列车开行密度大,如果仓促推出晚点赔偿机制,或许会给铁路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束缚,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节假日等出行高峰,铁路部门如果不加开列车,那列车晚点的风险自然就小,但这显然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其实大多数人期待的并不是所谓的赔偿金,而是铁路运营、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家完全不必揪着“晚点是否应该赔偿”这一点不放,
遇到事情,我们往往会站在自身的角度认为可以有多种选择,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所面临的都是要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就如面对恶劣天气的铁路部门和旅客,安全出行是前提。谁都不是完美的,面对恶劣天气,铁路和旅客间的相互理解就显得更重要。(张伟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