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光祖总经理要求要坚决克服安全意识疲劳,这不仅切中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要害,一语中的,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这是抓好安全工作的本质要求。笔者以为,克服安全意识疲劳,就要在先见之明、先下手为强、先利其器上下真功夫,才能在安全之路上越走越宽广,才能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安全生产受人、设备、环境等因素制约,时常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增加许多安全变数。要想时时掌控安全主动权,就必须要有先见之明。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出现安全意识疲劳,对安全工作按部就班,不愿思考前瞻性、关口前移的安全工作,不愿做打基储筑堤坝、防范于未然的工作,一有一阶段平稳的安全就松懈、麻痹、自满,这不仅导致工作停滞不前,已经取得的安全成果也会失去,事故重复发生也在所难免。作为基层各级管理者,要坚决对安全意识疲劳说“不”,必须时刻保持和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安全工作潜在的风险和暗藏的危机,增强安全工作的预见性、预警性,不要低着头看自己的脚拇指走路。要始终保持对安全的高度警醒、警觉和敬畏,进一步深化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各个阶段、各个时期、各个环节的风险研判、风险识别、风险防御、风险化解措施的落实,随时化解安全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安全意识疲劳主要表现在对现场上出现的两违问题、设备隐患、安全问题等,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绕着走,不愿唱“黑脸”;抓安全紧一阵松一阵,不能持之以恒;一段时间安全平稳了,自满情绪却来了,安全意识懈怠了;出了事故绷紧神经抓安全,没有事故就拖拖沓沓“玩”安全,致使安全时好时坏,安全变得难以控制和不可持续、不能健康有序地推进,导致事故接二连三,重蹈覆辙,教训极其深刻。因此,抓安全工作必须先下手为强,对安全问题怎么严都不为过,坚守严的标准、严守铁的纪律。对安全问题一发现、一有苗头、一露头就打、就治、就下手。要不讲客观讲主观,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防止从思想上不重视,应付思想占主导,既怕麻烦,更怕惹麻烦,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置之不理,致使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小问题酿成了大事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决定安全生产的高度和广度。要克服安全意识疲劳,推进安全管理创新,就必须先利其器,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开展好安全意识疲劳反思,组织管理人员反思“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牢不牢、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适不适应、安全措施的落实闭不闭环,深入地思考交流,达成安全工作输不起、不能输的思想共识。要加强管理人员直面问题从严、解决问题从严,管理失责从严和组织考核从严 “四个从严”上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战、能文能武的管理队伍,促进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安全发展根基。(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