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好友分头出行旅游,王女士去了日本,张小姐前往台湾,刘先生遨游大陆。
王女士乘坐新干线,就想顺便在车站买个便当,结果一瞬间就被精美的包装,丰富的种类晃花了眼,纠结半天,买了一份石狩鲑鱼饭。到车上一打开,铺得满满的鲑鱼和鲑鱼卵当时就把她感动哭了。这一路旅游,兜兜转转,通过各种铁路便当,王女士把日本各地美食都收入腹中,大叹不虚此行。
张小姐乘火车游览宝岛,等车时看到许多人排队抢购铁路便当,好奇心起,也排了老长的队买了一盒,揭盖一看,米饭上厚厚一层肉、蛋、鱼、蔬菜,美味可口并且折合人民币不到20,当下便拿出手机,一顿狂拍发朋友圈,没多久就收到七八十个赞。
刘先生上了高铁,风驰电掣,服务优质,心里高兴,到了餐点往餐车一问,15元的盒饭卖完了,只剩下45的,没办法,买了一盒。打开一看,卖相平平,肉没几片,再吃几口,味道也不咋地,当时脸就绿了一半。
旅行回来,好友相聚,聊起一路见闻。谈到铁路餐饮,两位女士眉飞色舞,兴高采烈,并PO出各种照片,于是,刘先生另一半脸也绿了。暴脾气一上来,他把桌子拍得震天响,大叫道:“弄啥咧!凭啥子俺家铁路餐饮比不上外国的咧1
作为一出生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放言:“天上地下,无我不吃1的大吃货帝国子民,我们一直坚信,中国美食足以征服世界,自家食物被别家甩出七八条街这种事,简直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因此,铁路餐饮贵且不好吃,一直饱受诟玻
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真像网友说的那样,是“铁老大”为了赚钱,恶意所为吗?
非也,且让我们平心静气,理性看待这一问题。
其实,饱受诟病的不只是铁路餐饮,国内航空提供的餐饮受到的批评更甚。可以说,是我国公共交通上提供的餐饮水平普遍不高。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大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创造了恐怖的“中国速度”。在1990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还高达54.2%,处于温饱水平,到2010年变成了39.8%,达到了总体小康。因此,从追求“吃得饱”到“吃得好”,不过是近十几年间的事。
人们的生活水平突飞猛进,对餐饮水平的要求也迅速递增。但是对于公共交通事业来说,餐饮只是一个附属功能,“铁老大”也好,航空公司也罢,对餐饮方面的重视程度终究有限,因此就出现了滞后现象——餐饮质量的改进,远不如人们的要求提升得快。
如果“铁总”能和乘客交谈的话,我想也许会出现以下对话。
乘客:“你家饭怎么那么难吃呢?比外国差远了1
铁总:“啊?饭难吃?我不知道呀?”
乘客:“都说了好几年了好吗?也不改改,你把我们纳税人的钱都花哪了?”
铁总:“哎,实在对不起,这几年,我又造动车,又搞高铁,全国各地兴建高铁站,增开列车组,全面调图......对了,我还要往国外跑,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嘛......”
简而言之,就是国家经济迅猛增长,铁总的主要精力花在了交通事业建设本身,对餐饮服务方面存在滞后性。我们应该明白,凡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日本铁路便当受到热捧,又有谁知道最早期的铁路便当,也不过是两个撒了芝麻的饭团呢?
当然,还有其他的各种原因,比如中国铁路盒饭并非现做,口感打了折扣;我国铁路盒饭采取外包模式,往往只由一家公司承担当地客运段的需求,而日本每一个中转站都有大量的便当供应商等等。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问题都将得到改进。近日在全国铁路动车组列车上统一推出的“中国铁路餐饮”系列产品,就是铁路餐饮改革的一大举措。铁路总公司将以丰富餐饮品类、打造餐饮品牌为重点,努力满足旅客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旅行服务需求。
“中国铁路餐饮”系列产品由铁路企业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消费需求,在原有快餐盒饭基础上,研发推出包子、饺子、面条及多种富有地域特色的餐食,品种由原来的300余种增加到400余种,各铁路餐饮企业也将不断研发更多的新品种。
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自家的铁路餐饮水平将突飞猛进,不比外国逊色。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