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铁总正在组织对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计划今年5月中旬实施。通过运行图编制创新,增开旅客列车300余对,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总数将达3400余对。这是近年来铁路实施的最大范围的列车运行图调整,也是增量最大的一次调整。(2016年3月12日 人民网)

这次调图不同于近年来多次在既有运行图基础上进行的微调,是对现行运行图基本框架的整体优化,在大幅增开旅客列车的同时,对列车开行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包括重新编制高铁运行图,大量增开动车,动车组列车总量达2100余对,逾六成以上是动车。笔者认为,此次铁路大规模结构调图,得益于近年来铁路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首先,得益于路网建设的发展。“十二五”期间,铁路建设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8万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多完成1.15万亿元,增长47.3%。新线投产3.05万公里,比“十一五”多完成1.59万公里,增长109%,是历史投资完成最好、投产新线最多的5年,这也为铁路增加运能奠定了基础!

其次,得益于高铁技术的成熟。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春运中,铁路部门在确保高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夜间高铁检修时段的“空窗期”开行“红眼动车”,进一步挖掘现有高铁路网的运输潜能,提高了高铁路网的运营效率,同时满足了广大旅客春运期间的出行需求。

第三,得益于铁路的服务水平提升。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在铁路服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12306网络购票、电话订票和通过自动售票机购票的互联网购票方式己经被大多数旅客接受,提高了旅客的购票效率,以往抱着被子通宵排队购票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015年铁路部门又陆续推出可直接变更目的地、开车前30分钟可退改签车票以及12306系统自动为60岁以上老人优先安排下铺、车站建设母婴爱心屋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措施,极大地提升了铁路服务水平,也让旅客出行变得更加便利和温馨。

第四,得益于铁路部门的责任担当。此次调图另一个亮点是增开地级城市间普速列车、市域和城际列车、中西部和跨区域列车以及旅游列车。铁路作为民众出行公共交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发挥在中长距离运输上的优势,充分挖掘运输潜能,服务城市公共交通,进一步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拥堵和中小城市间的交通状况,方便市郊、三、四线城市群众出行,为中西部各省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铁路调整将极大地提升运输组织效率,优化铁路技术作业标准,铁路客运服务正在从让旅客“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相信不久的将来民众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