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这个热词已经成为电视、广播、报纸新闻中的“新宠”,可谓是近一段时期在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的热词之一。那么何为“供给侧改革”呢?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铁路作为国有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体之一。
近日,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客运服务需求,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开展“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调整优化列车运行图、改善餐饮服务及商品供应、维护良好站车秩序、整治站车卫生环境、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态度六大方面。由这些改革举措不难看出,在供给侧改革中,铁总走在了前面。
近年来,对于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快速有序推进,路网规模和结构不断完善,尤其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铁路运输能力实现大幅度提升,让现代化出行大大便利了人民的生活。随着铁路不断深化客货运输组织改革,加快铁路走向市场步伐,让铁路这个“老字辈”的国有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现代化的服务理念不断更新,让铁路客货运输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果:从“坐商”到“行商”的转变,从“等在那”到“走上前”的华丽转身,从彻夜排队购票到网络、电话订票“一键直达”的售票改革,让铁路赢得了大众更深的信赖和认可。同时,伴随着铁路发展建设的统一战略部署,配套设施近年来不断建设完善,铁路站车服务设备设施不断完善,客运组织服务不断优化,广大旅客的购票、乘车和进出站等旅行体验大为改善,满意度不断提升。可以说,铁路的“供给侧改革”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前行。在创新服务举措、完善运输组织、升级服务水平上,铁总一直在路上。总体来说,近年来铁路的系列新举措对于推动消费上行,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提升自身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供给侧改革,对于铁路未来的建设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速国企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作为中坚力量的国有企业——中国铁路总公司,通过积极参与供给侧改革,可以为铁路发展提升竞争力,是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更加强大的实力。众所周知,作为“十三五”的重点,“一带一路”战略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以及“供给侧”改革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铁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铁路出海项目中,目前至少已经启动建设的有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速铁路已经开始勘测,巴西到秘鲁的两洋铁路也开始勘测。据报道,国内铁路已然成为基建行业先锋,抢先尝到了出海的红利。目前,在境外72国家设有境外机构开展铁路建设业务,在建工程项目300余个。中国铁路也将继续积极参与中老,中泰,印尼高铁投标建设,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逻辑在中国的建设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有效印证。“一带一路”不仅可以有效的加强国际间的互联互通,还有助于加快经济复苏,对于重振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对外还是内的供给侧改革,铁总都没有降低对自身的要求。作为中国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铁路的发展惠及民生,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随着现代化铁路建设的不断转型升级,百姓的个性化出行需求也在不断的攀升,进一步对接市场需求,提高铁路有效供给,与时俱进的兑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方便出行和温馨出行的承诺,将成为今后中国铁路发展的重要指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