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从今年1月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铁路总公司自行定价。部分高铁动车组列车的一等座、二等座票价,将由过去的政府指导定价改为市场化自主定价,这也是中国铁路市场化运营的重要一步。(新京报2月21日)
在运输市场最重要的四个竞争要素就是“安全、速度、价格、服务”,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交通工具,谁能发挥自身优势将这四大要素有机组合到最优,谁就能在运输市场中占得先机。高铁动车300公里的时速、1.9万公里安全运行的网络、星级的服务标准,让其在2016年春运大考中大放异彩,截至目前已占到全铁路运力的6成以上,但唯独价格还没有与市场接轨,还是在以一种非灵活的模式运营。
可是此消息一出,多家媒体立即发出可能涨价的质疑,但逢改革必涨价是一个定律吗?我们先从市场价格的定义来看,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它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商品的价值,二是商品在市场上的供求状况。
先是从商品的价值来看,中国高铁事业从2008年的京津城际拉开大幕以来,短短7年多的时间里,1.9万公里高铁钢轨就铺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形成了全面完善的高铁网络。而动车从CRH1型、CRH2型、到CRH380型,高度国产化率的动车已经成为“中国制造”最优秀的名片。再加上靓丽大气的高铁车站、便捷十足的网络购票、气质优雅的动车服务,让高铁运输已经拥有了明显优于其它运输工具的市场价值。但国家价格管制下的铁路运价体制,不能从市场的角度反映出高铁市场价值的高低。
再者从高铁在运输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来看,虽然其安全、速度、服务等优势显著,但航空、汽车等其它运输行业不会放任自己的市场份额下降,价格自然就会成为最有利的竞争武器。改革前,航空、公路、水路三大运输领域都是自行定价,唯独铁路是政府定价,可以说是让铁路在缚手竞争,而且在运输淡季、西部客流较少地区、热门方向返程列车等方面,即市场需求远低于高铁供给时,铁路也必须执行统一票价。旅客失去了享受折扣出行的机会,动车也因为低上座率空跑,造成了运输成本的上升和社会优质运输资源的较大浪费。
市场价格的定义告诉我们,在充分竞争的运输市场中,高铁定价权放开将不会是铁路垄断价格的筹码,而是铁路市场化改革获得的重要拼图,当“安全、速度、价格、服务”这四大竞争要素,能在铁路企业中拼合在一起,发挥其全面作用之时,相信铁路市场化改革会给社会交上一份更满意的答卷,我们老百姓自然也会在改革中得到更多的红利和实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