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则关于全国铁路推出可自由选择的“铁路乘意险”的新闻。说实话开始看到却有点惊讶,平时不曾注意这件事。但看了报道的详细内容,觉得铁路部门这项规定比较人性化,也看出铁路作为百姓的出门首选交通工具,在安全方面得到了百姓的最大化的认可。

说起这份保险,据了解源于2015年11月1日,截止到2016年2月15日,在这三个半月的时间里全国共售出778.65万份,平均每日7.28万份。今年我国铁路仅春运期间发送旅客累计达到1.5亿人次,单单的七百多万份保单确实与之相比微乎其微。我也从身边的朋友那了解,他们对铁路的这份乘意险表示很认可,但却不怎么“买账”。因为在他们看来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命脉,在安全一直保持比较稳定,居民在乘坐交通工具出了选择价格优势外,很大一部分是人生安全的保证。

其次铁路部门对保险的购买程序才用了民主化,可以买可以不买。这也表明铁路自成立总公司以来越来越注重民生问题,把实惠留给每一名旅客,不管是乘坐高铁还是乘坐普通列车,都享受着铁路改革带来的发展果实。

事物有时往往是双面的,有的旅客买票(有乘意险的票)后,在退票时“乘意险”的费用却不给退还,在这其中还需要铁路部门做出合理的因对办法,并非这是铁路自政企分离后的一项推新出陈的举措。

自2015年2月5日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标示着铁路公司化运营的一个表现。表明铁路从一个单体的运输企业,变成服务民众的一个多元化的大型国企。这次的“乘意险”,让百姓了解到“铁老大”已经不在那么桀骜不驯,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具有乘意的服务型企业。(孔令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