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做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之所以每年的春运都会格外忙碌,是因为春节已经不仅仅代表着节日的团聚,更是被赋予了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历年来,由于铁路运量大,安全系数高,出行成本的性价比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较高,使之成为旅客出行的优质选择。

随着新春佳节接近尾声,一年一度的春运,在不变的节奏中,又迎来了返程的高峰。相比于家人团聚的期待,这一次的返程更多了时间上的刻不容缓。在一列列火车的穿梭奔忙中,满载的是一份份顺利返岗的重托。

近年来,随着国家路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一条条高铁线路相继开通运营,人们的出行效率更高,现代化的出行便利惠及大众,让人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步步走来,我们见证了铁路发展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喜人成果,也见证了现代人们出行的更加从容。特别是高铁、动车鲜明的速度优势,以及其公交化的运行方式,改变了人们对火车出行的传统认知,更加快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脚步,“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目标已成为现实。

想当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形象地描述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如今,一列列高铁成为春运中的道道长虹,飞架于“家”和“游子”之间,让旅途更顺畅。

春运,年年岁岁人相似;出行,岁岁年年更便利。在今年的春运返程客流中,据统计,2月13日(正月初六),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创历年春运发送人数最高。2月12日(正月初五),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91.1万人次,同比增加47.6万人次,增长5.6%,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运输便捷舒适的高铁、动车担当了六成运能,在客流运输中发挥了巨大潜力,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此外,据报道,2月12日,全国铁路发售车票851.0万张,其中互联网发售520.4万张(含手机售票351.4万张),占发售量的61.2%。而且,百姓现在从网络上可以便利的根据车票预售情况,查询到今后几天各重点地区部分方向的余票详情,足不出户、指尖轻动便可运筹帷幄。时下的网购火车票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即到即走,春运的售票大厅和候车大厅内不再拥挤。

为了让人们的出行体验更加舒适、便捷,铁总在服务理念的更新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众多便民举措,充分利用12306网站、电话预定,车票预售期提前等措施,方便人们的出行。特别是每年节前对客车运行图的精心调整、有针对性的开行大量临客、重点旅客的温情服务、志愿者的贴心服务、服务台的亲情服务……不难看出,随着铁路部门服务理念的不断创新,运输服务措施更趋合理,让服务灵活性更强,也更加人性化,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春运期间拥挤的客流,提高了旅客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当之无愧的成为春运大军中的重要运输力量。

不得不说,铁路的建设发展增强了人们出行的底气,不论是春运前向着家的方向进发,还是春运后继续人生的征程,滚滚车轮一直向前,带着我们的希望,满载着亲人的重托,与铁路同行,踏上铁路网上的一道道长虹,便可一起越天堑,畅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