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电昨日一网友发帖称,一名列车员看到有孩子乱丢垃圾上前制止,结果被孩子家长反呛“不乱扔垃圾,你不就下岗”了。列车员回呛“火葬场职工也闲着”被处罚。(1月24日 楚天都市讯报)
旅途中曝出了这样不和谐的声音,旅客和列车员拌起了嘴,看似稀松平常,却缘何引发网友热议?笔者认为,大家关注更多的焦点是这个“案子”该如何断。回顾整个“案件”,从列车员的提醒、孩子家长的呛声直至列车员奋起“反抗”而遭投诉,终以考核500元,做出深刻检讨而结案,让人觉得有失偏颇。究竟是家长纵容孩子、无理取闹之过?还是列车员言辞过激、有违制度之失?我想各打五十大板,无可厚非。
首先,列车员作为服务人员,缺失的是沟通的艺术。这件“案子”来自网友的爆料,难以还原当时车上的场景,但笔者认为列车员劝阻家长管好孩子的语言态度至关重要。如果言辞过于冰冷,众目睽睽之下毫不留情面,在车厢这样的公共场合,家长必然觉得难堪,从而借小孩年幼不懂事来搪塞甚至故意和列车员起争执人身攻击,导致列车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矛盾升级就不难理解了。俗语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所以,这“五十大板”是对一名列车员工作技巧的提醒,不冤。
反观乘客,出行素质亟待提升,拿小孩年幼来说事,更是强词夺理、本末倒置。小孩受教育离不开家庭氛围的熏陶,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小孩不懂事为借口,笔者认为,有失为父母者的水准。在公共场所,这种对列车员工作的明显侮辱的不文明、不守信行为,对公众、对自己的孩子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当然,笔者更希望看到的是,这次家长只是意气用事,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绝非如此放任。但是做错事就应该有惩罚,列车员口不择言尚且被考核,难道乱丢垃圾、大放厥词还显得有理了?所以,乘客的这“五十大板”也该打。
列车员的处罚有规可循,旅客的“五十大板”由谁来打?笔者认为或是仿照动车上对吸烟者的处罚,明确相应规定,利用法律途径,或是将这样不文明的行为纳入诚信“黑名单”都不失为一种解决途径。值得肯定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明确表态,信用建设将成为2016年春运工作的重点,目的不言而喻,正是要求乘客在出行时,能够严格遵守乘车规定,文明乘车,以保证整个乘车过程安全、文明和有序。同时将不文明、不守信的行为人纳入“黑名单”,必将给出行人员带上规范言行的“紧箍咒”。通过制度的完善,来管理乱扔垃圾等等这种不文明、不守信用的行为,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规范文明出行,让这样的“家务事”不再难断!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