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运,都是铁路干部、职工最紧张、最辛苦、最繁忙的时候,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衍生了中国人的“年”文化,春节将至,在外漂泊的游子就不远万里、千里赶回家乡和亲人团聚,白发的父母可以见到在外打拼的儿女,拉拉家常;留守的儿童可以依偎在异乡谋生计的父母怀中,享受那份天伦之乐。抖落异地的尘土,平复思乡的心绪,大年的年夜饭,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其乐融融,这是每个游子的愿望。
然而,每到春运,巨大的客运压力涌向铁路。因为民航、公路受天气的制约,遇到恶劣天气往往不能正常运营,也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而铁路就成为了人们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购票难,就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尽管铁路尽自己最大可能开行临客,但是还是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铁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购票也开通了12306客服中心,但是,海量的抢票潮甚至瘫痪服务器,一票难求,许多人也质疑铁路,诟病铁路,运能和运力的制约也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负重爬坡,解决这个难题,一方面要加发展铁路,提高运力、运能。另一方面还要理性出行,错峰出行,才能化解矛盾。
每到春运就是对铁路员工的一次大考,非正常的大工作量让铁路各个系统倍感压力,要精心维护设备、维修线路、整修机车、客车车体,确保安全。每到春运多少铁路人,一家不圆,为了万家团圆,他们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辛苦奋战在春运一线,日夜倒班,有多少铁路孩子不能和父母吃上一顿团圆年夜饭,多少夫妻只能在会车、站停时短短相聚,铁路人的默默奉献才确保了大动脉的畅通,才能保证更多的人安全出行,回家团圆,铁路人他们付出了很多,但是他们最怕还得不到社会的充分理解,还要被指责和非议。
因此,在现有条件下,铁路人希望每一位旅客能够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只有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秦先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