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起,一个盒饭三四十;喝不起,买瓶水要5块起!”最近,一则吐槽动车上盒饭贵的帖子,被福建泉州网友狂转。帖子除吐槽外,还透露了一个很少人知道的事:动车上有15元盒饭!为求证此事,记者登上两趟动车发现乘务员一般只推荐30-40元的盒饭,但在多次追问下还是吃上了物美价廉的15元高铁套餐。(1月13日,《京华时报》)
青岛38元一只天价虾事件的网络窜红,让社会民众感知到有一种消费叫做宰你没商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如同近段时间的雾霾一样,给全社会带来了一场因消费而产生的信任危机。而此次铁路部门被媒体指责其低价盒饭藏着卖,不知道又道出怎样的是非曲直?
2016猴年春运日渐临近,作为社会传统运输行业的铁路部门,哪怕是有一丝的“风吹草动”都必将成为社会民众及媒体的聚焦点,无独有偶这次高铁低价盒饭无疑是难逃怪圈,躺着中了枪,这是由社会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受公益性铁路运输性质所限,铁路部门对旅客出行的各项措施,包括对提供车站、列车餐饮硬软件服务的考量,继而秉持公益性运输是作为旅客最中意看到的,最好是如同超市打对折的商品一样,旅客的出行由政府来买单最好不过了,当然这是奢望,却能直观的反映旅客心理。
作为旅客的一方,指责铁路部门将廉价的低价盒饭藏起来销售,看似能引起社会共鸣,却忽视了一个客观的事实。根据《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相应条款规定,高铁和动车组“供应品种多样,有高、中、低不同价位的预包装饮用水、盒饭等旅行饮食品,2元预包装饮用水和15元盒饭不断供”。即便暂时出现了断供的情况,列车也应该在就近站点进行补充。有章可循的硬性规章制度,切实的保障了每位旅客的不同消费需求,给铁路旅客运输餐饮服务有了衡量评分标准的约束力。再加上畅通的12306投诉渠道,相信在当前就业压力严峻的形势下,没有哪个铁路餐服敢拿手中的饭碗开玩笑。
而作为铁路运输经营的一方,让旅客买的到票,进得去站,上的去车,平安到站是最起码的服务要求。但显然在高铁时代,这些要求已经不足以适应铁路服务的发展。企业独立自主多元化经营是改制后的铁路部门迎合市场的举措,即使是断供了低价盒饭也无可后非,毕竟企业经营要盈利,从盈利中改善并提升服务质量,这不是铁路一家所独有的。以航空、汽车站等基础交通为例,估计很难找到15元一餐的消费了,动辄上百的消费服务在这些场所比比皆是,所以铁路部门能在保持公益性运输的同时,提供廉价的盒饭已经是向旅客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了。
兼顾公益性运输与市场化运营恰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是掣肘铁路部门在市场化经济运输发展的一道坎。面临众口难调的大数据客流,铁路部门不妨开言纳谏征求旅客对餐饮需求层次的建议,方是让诚信回归消费的一剂良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