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公司的处罚通报在网上传开。1月4日上午,成都某公司董事长在群里发了个红包。当天下午,公司下发处罚通知,抢红包的三位员工每人罚款500元,理由是上班时间玩手机。这家公司董事长罗先生表示,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总,他无法跟踪管理每一位员工,用这种方式测试下属并没有错。(1月7日网易新闻)
用发红包的方式来测试下属,明情的就是“钓鱼执法”。这位罗总的行为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这种以违规的手段来引导违规、惩治违规,被治者服气吗?
不论是国企还是私企,亦或是个体商贩,若想发展、获益,制定各种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限制性规定,甚至是处罚性约定是必要的,但也不是不讲人性的。作为员工当然要不折不扣的执行的,如若不执行,违反了其中的规定,管理者想当然的有权力对员工按规定予以相应的处罚。
然而,新闻中的罗总虽然也在执行着公司的规定,但却有很大的差异。既然公司规定中要求人人遵守,下属不能违反,那么,做为董事长的罗先生自然也不例外,他更应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规定。但实际却事与愿违,先不说罗总在上班闲暇时间里玩不玩手机,即便是玩了也没人敢查、没人敢处罚,更何况他在上班时间发红包,本身违反公司规定的同时,还引诱下属违反规定,这岂是一个公司老总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行为既不合规又失诚信,更有使用卑劣手段讹诈下属的嫌疑。如此行径,试问被他惩治的下属怎能服气?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一定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应当深入群众,将团队的精神带领起来。若要成功就不要以惩罚下属为目的,而是要用真诚感动下属,令下属心甘情愿为老板“卖命”,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整体力量。
所以说,做领导的首先一定要将自己的一颗心管理好,管理的要义是“尊重心灵”,做企业做事业的要义是不能光追求功利与财富,而应该尊重人性,尊重从事创造的人,尊重个性要胜过凝聚共性。对于下属,要给他们很大的宽容度。而下属只要记住两件事情就好:一个是敬业,一个是专业,这样才能使管理者成为最高明的管理者。相较于罗总的管理方式是不是让人有种龌龊的感觉呢?最终,罗总的管理方式,是不会让下属服气的。
感动的管理,不是用规矩来要求人,不是用违规来惩治违规,而是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真心奉献。所以感动的管理不是命令、指示、权威,而是要让人自动自发,是一种“无为而治”。(周福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