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一点左右,由北京南开往上海的D311次列车,经过山东时发生故障,所有人都被停在一个荒凉的地方,顿时一起不少骚乱,许多乘客都在抱怨,这时候对于乘务员的安抚,他们还是稍微能听进去一些。等了几个小时候后,备用车头来了,但好像因动力不足,调来的车头也没用上。这时候,乘务员的安抚已经没用了,顿时旅客们焦躁的心情就爆发了,几个乘务员甚至都被激动的旅客骂哭。(12月28日新华网)

作为铁路部门,这几年来不仅铁路建设在走出去上已经实现了高速发展,在服务上也不断推出如互联网购票、电话订票,自动取票机等为旅客出行方便上出行了一系列举措,简化了流程,规范了购票秩序。对于高铁的环境和服务,乘务员都经过相关专业培训,素质也大大提升,服务水平已可以与大家口中的“空姐空少”相比。铁路想方设法保障旅客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买票、舒适舒心的环境下乘车,而作为旅客,面对动车晚点,车上服务人员积极安抚为他们提供换位置、加被子等服务,同时提供了早餐和饮用水,满足了旅客的基本需要,却反而对乘务员恶语相加。 笔者认为,实属不该,其一,乘务员的工作与火车的晚点没有关系,辱骂乘务员就是不对;其二,乘务员同样被“困在”动车上10个小时,在不安、焦虑的情况下,依然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对旅客进行服务,安抚旅客,怎样看都应该为乘务员的工作态度点赞。

另一方面,不管是坐飞机、开车都会有晚点、停运和封路绕行延长出行时间的现象,因为天气因素,如果发生暴雨、冰冻、泥石流等不可抗力因素,就会造成线路中断,出于安全考虑,要及时排查故障,那晚点甚至停运都不可避免。但在晚点的背后应该看到的是以旅客生命安全出发不得不采取措施,理当情有可原。

在出行遇到不顺心的事,能够理解与宽容,理性的换位思考下,也是生活中应有的一种心态。显然,当突发事件发生,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换位思考理性的面对和处理,也是在检验自身素质和到底修养。(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