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运车票开售以来,春运抢票热也再度成为热搜。春运年年有,车票年年抢,从过去的人工售票到如今的网上抢票,方式不同但最终目的相同。不久前,两名读者致电解放热线,反映他们在火车票代售点购票和取票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搭售5元保险的经历。(12月27日 新华网)
由于网上购票的冲击,就像电商冲击实体业一样,各代售点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以前,代售点作为铁路售票的分流点,既可以帮助各大车站分流,也可以为他们带来收入,两全其美。而如今的现实是,不少城市的火车票代售点相继关门歇业,剩下的也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情况下,为生计考虑,如此做法也有一定的原因。
可这样的原因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其原因就在于这五元钱虽然少,但没有事先告知购票者,作为消费者来说,知情权就被无声无息的剥夺了。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消费者在消费时有权对商品的基本信息进行一个必要的了解。这就好比我们买房子,在买房子的时候被莫名其妙加上几万元的维护费,笔者想来这是谁都不愿意的事情。
更何况,作为发售车票的源头,铁路部门也强调:保险费是自愿的,不能强制消费者购买。也就是说,各售票点在铁路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阳奉阴违,将自有选择的商品以强卖的方式给消费者,如此行为,笔者看来实质上就是在给春运添堵。
一来,不少消费者因为加上的五元钱而宁可选择在车站买票,对于车站来说压力加大,本来已经分流的乘客都聚集在售票大厅,这给铁路运输部门带来不小的麻烦。从安全上来说,加大了安全的压力,警戒级别升高;从网购取票的乘客方面来说,原本可以随性来到车站窗口取票也变成了一件麻烦事。春运又比较特别,一旦场面有失控的情况,更会对旅客造成伤害。
二来,这样的做法若没有相关媒体向铁路部门证实,或许这又将掀起一场舆论风波。铁路部门作为铁路运输的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重,因此时常受到媒体关注,例如前段时间导盲犬进车站、抢票神器、验证码等事件,加上由于过去“铁老大”的名声在外,只要一有不合理的就会与铁路各方面的行为扯上关系。代售点自身不愿意承认是违背铁总初衷,加上民众不知情,这笔账自然算在铁总的身上,给铁路春运乃至日常所作出的努力抹黑。
春运本身就很繁忙,车票迟一会购买对旅客来说就是推迟几日回家甚至回不了家。一张车票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太重要了,铁路运输又属于大运输,无论飞机、汽车一次也没有铁路运输的多,一张车票上的保险强卖就有可能给不应当遭受不白之冤的企业造成舆论风波。
笔者以为:不妨由消协联合各部门出面,来对付这样的强卖保险的做法,保护消费者权益;而那些代售点虽然生意不好做,但也不应当以牺牲他人利益为前提,及早收手为时不晚;另外,铁路企业一方面可以加大对违背原则的代售点的处理,另一方面也应当为这些代售点再找出路。 笔者相信多管齐下必然会有好的效果,莫让强卖保险这样的行为给春运的繁忙添上不必要的堵!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