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1点左右,由北京南开往上海的D311次列车,途经山东时出现设备故障,在平原站停靠9小时。事发后,列车上出现断水断电等情况。(12月28日 中国网)

列车晚点令人烦闷,特别是临近年底,年关将至,大批游客赶着回家。不少旅途上的乘客都或多或少的有心理上的焦躁,这也可以理解,但近年来乘客动手打服务人员,辱骂服务从业者屡屡见于报纸。

前不久,在杭州某景区内,有一名旅客随意丢纸屑,环卫工人赶忙来打扫,结果不小心扫到了那位旅客的脚上,该旅客立即口出恶言,并对环卫人员说出了一句:你知道这鞋要多少钱吗?接着就骂骂咧咧,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在国内,在国外不少景点我们的部分旅客依然我行我素,好似这样的事很平常一样。

再说到动姐,现如今动车上不少乘务员本身素质并不低,有不少都是大学生再说到动姐,现如今动车上不少乘务员本身素质并不低,有不少学历上并不比那些乘客要低,傲气自然会有一些。但令笔者意料不到的是这次动姐是被骂哭的,而那位乘客依然不依不饶。

诚然,铁路晚点给旅客带来烦躁,就像我们去饭店吃饭,说好的十五分钟上菜,结果等了半个小时也没等来一样,心情的确可以理解。但是,铁路列车晚点其主要原因以及发生毕竟不是可控的。一次晚点不仅对个人带来烦扰,对铁路部门来说晚点一趟后续的几趟乃至几十趟都会晚点,这对铁路企业的声誉的影响要大很多,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

这样的结果笔者想也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动车乘务员作为动车上的服务人员理所应当要为旅客做好解释工作,服务周到这是必须的。但这样的必须笔者以为应当建立在公平上,虽然动姐是服务员是服务行业,但他们的人格依然还在,他们不是农奴制社会的奴隶更不是封建王朝下的庶民,任人打骂。

顾客的确是上帝,但上帝会轻言骂人的话吗?笔者想来应该不会,拿动姐当“出气筒”,气是出了,可在他人的眼中这名旅客的自身素养就低了许多。若是有他的孩子看到,也会对小孩造成影响,孩子们看到后就会从心底里对自己的亲人的行为有不一样的评价。

现如今的服务行业越来越规范化,对于服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民航部门对于空姐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就这样的要求之下,仍然有旅客打骂的行为出现,笔者认为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不在服务行业而在我们每个人自身身上。若我们真的是上帝那也应当有仁慈之心,而不是借着上帝的名义凌驾他人之上。

笔者以为:动姐是服务行业的人员,但不是我们一些乘客眼中的“出气筒”,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旅客攻击、辱骂服务人员的事件应当值得我们反思,反思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以金钱、权力为上的人对于服务人员对于人人平等的认知,若没有这样的认知,即便拥有再多,也不为人们心底里尊重。以向服务人员任意发火为地位高的认知是一种偏颇的浅见,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国民该反思的警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