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运火车票的网上全面开售,一些网上倒票人员也开始利用虚假手机号注册账户,囤票倒票。为确保广大旅客的正常出行,保护旅客的个人信息安全,并将购票信息准确送达旅客,记者昨日从铁路部门获悉,12306网站将对注册用户手机可联络性进行核验。(12月2日《燕赵都市报》)
实行火车票双向验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买不到票、坐不了车,无法按时回家过年的问题。史上最严双向验证对许多离乡背井迫切需要买票的民众来说,无疑是喜讯。但就我国目前在12306网站和手机双向验证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这不仅体现在网上倒票人员利用虚假手机号注册账户,还体现在双向验证工作刚起步,还未真正完善起来。因为最近网上有消息说,某些地方出现手机和12306网站之间验证脱节的状况。 笔者认为,铁路部门为避免春运期间老百姓因双向验证“治标不治本”而无可奈何,买票“硬伤”必须治愈,找到铁路部门工作“盲区”才是治愈的关键。
首先,铁路部门必须解决的是车票的按需分配问题。尽管一直以来,每年春节期间,铁路部门也坚持针对外地人居多的单位和学校,实行提前预售返乡票的措施。但对于春节回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迁徙,仍然是粥少僧多。据权威发布,2015年春运从郑州东开往北京的不少高铁列车,春运首日的车票也是放票就抢空。接下来的几天,郑州到上海、成都、重庆、乌鲁木齐方向的列车车票也非常紧俏,不少列车都只剩站票。而有些旅客为了保险起见,同一条线路自己一个人就买了两、三张票,这样极大地浪费了铁路珍贵的票源。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就是铁路部门无法对车票配额和利用率进行正确地预估,从而使车票做不到按需分配。
其次,铁路部门窗口售票、电话订票和网上购票三方之间的工作灵敏度和衔接性差。特别在一些小城市由于铁路部门工作人员编制不足,还有与窗口售票、电话订票和网上购票相关的配套设置较落后,不一定能做到同步显示,从而导致它们三方无法协调统一。不管是电话订票还是网上订票又或者是窗口售票,只要有一方显示的信息不正确,都会导致售票渠道不顺畅。即使有时间去刷机“捡漏”也要碰运气,毕竟车站窗口的预留票和退票数量不多。如果再遇上“黄牛”们结党囤票,票源就变得更紧张。于是,买票难便成了返乡者的“心脖,为了能买得到票按时回家过年,有些人甚至向“黄牛”们高额索票,因此,更加助长了“黄牛”们倒票囤票的嚣张气焰。
最后,铁路部门是以运营工作为主的企业。每逢春运,铁路部门似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因为时间有限,春运前后也就历经40天的时间,既要抓好运输安全工作,又要发挥好春运票源的有效运用,铁路部门也难以分身乏术,春运这场定期“实战”确实不好打,运力有保障和票源充足是打好“实战”的基本条件。虽然铁路部门的服务品质在不断地更新和提高,但对于买票还是存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象。
春运客流量的激增考验着铁路部门化解旅客乘车回家难度的能力,规范和谐有序的购票乘车秩序是铁路部门一贯以来的工作目标之一,从取消站台票到退改签新规,再到手机和12306网站双向验证,铁路拿出了最大的决心和真诚规范春运售票秩序,让广大旅客回得了家和亲人团聚。但铁路部门每出台一次新的购票举措都是一次新尝试,在摸索和投石问路的过程中,需要广大民众的理解和包容,给予铁路部门改革和提升自身工作最大的支持。而要真正治愈买票“硬伤”,最重要的是,国家对买票难的问题要予以重视,铁路部门也要深挖自身工作的“盲区”,买票难题才有望破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