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运售票季了。“一票难求”的现象会否涛声依旧,成为广大民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就在春运车票推出的第一天,网上爆出热门区段车票被“秒杀”的新闻,似乎印证了民众的担心。那么,今年春运,买票难的现象会否加重,怎么根治这一难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铁路运能的变化。到今年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其中高铁将突破1.7万公里。2013年底,铁路运营里程是10万公里,3年来1年建成投产1万公里以上,这个增长速度在国际上首屈一指。客流变化以京沪高铁为例,2011年6月30日开通,当年日均客流量为13.2万人次,到2014年,日均客流量超过29万人次,3年翻了一番。2015年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95亿人次,同比增10%,这也是连续三年铁路春运客运量增长在两位数以上。专家预测,按目前的经济人口增长速度,我国的铁路运营里程起码要达到20万公里以上,才能根本消除春运难的问题。

让春运不难,是不是只能靠多修路才能解决?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春运毕竟是短期现象,不能代表普遍需求。如果按照春运高峰时段的客流量规划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肯定会造成平日运能的大量闲置和浪费。让春运不难,笔者认为,除了增加运能外,当前还要在客流调节上动脑筋,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旅客错峰出行,力求实现均衡运输。

比如:学生流和务工客流是高峰客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相当大的调节余地和空间。如高校实行陆续分批放假,不要集中于一两周之内。在务工人员方面,由政府出面,引导大企业之间相互错开放假时间,用工量大的企业内部可以实行分批放假,还可以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外地务工人员就地过节。

在购票方面,铁路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采取分时段供票,延长售票时间,防止热门车票被“秒杀”的现象发生。当然,最重要的是,广大民众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购票,不要蓄意囤票、占票。车票是公共资源,你多占一张,别人就少一次买到票的机会。小的说,是维护公共秩序问题,大的讲,是道德与素质问题。

一则公益广告说得好,现代人们多急躁,会把小事变成大事,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只要把心放宽,道路就会越宽阔。在根治“买票难”这样的社会问题上,只要全民齐心、尽心、耐心、宽心,共同维护良好的购票秩序,就不愁会出现“一票难求”。(谢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