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夕阳如血,年迈中堂卡梅伦颤巍巍的走进温莎堡,顺着正厅的偏门,走入一条暗道,来到一个房间外,隔着珠帘,颤抖的语气带着喜悦奏道,“女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惊悉户部尚书、上书房行走奥斯本,前日于中土大唐,意欲引入彼国之铁轮火车,彼之铁轮火车者,臣当年亲眼所见,乃以铁轨铺设,另有重愈万斤之铁铸车厢,急速奔走于铁轨之上!”王座上坐着一位年迈的老妪,握着权杖的左手紧了一下,右手轻轻一摆道,“说人话!”“老佛爷,洋人要帮咱们修铁路啦!”
笑话毕竟是笑话,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中国高铁正在迅猛发展。一百多年前,洋人们凭借着船坚炮利敲开古老帝国大门而修建的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吴淞铁路,现在,习主席出访英国拿下300亿英镑贸易协议,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正在驶向全世界!
从2008年国内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运行,到2009年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再到近年来频繁打出的“一带一路”“欧亚高铁项目”等高铁外交牌,截止至2015年初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1.2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占全球高铁里程的60%,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高铁“网状化”最成熟的国家。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而我国高铁覆盖率广,从东北寒带地区严寒,到海南热带地区酷暑,基本上囊括了全球最丰富环境的运营样本和数据,具有能够在最低的成本里造出市场最需要的车来等特点,可满足不同国家的不同需求,加上随着李克强总理大力推动“高铁外交”,使得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近两年来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考察中国高铁,并高度评价中国高铁成就,从老挝、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市场,到惯于引进世界最先进技术装备的财大气粗的中亚石油输出国,再到昔日曾帮助中国建设铁路的“老大哥”俄罗斯,德国、英国这样的老牌西欧强国,以及超级大国美国,都已明确表示希望中国参与其高铁建设合作。
如今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外交上一张“闪亮的名片”,拥抱高铁时代就是拥抱重大发展机遇期,我们要以高铁经济大发展为契机,打开国际市场,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与发展,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外交实力、塑造大国形象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