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超级推销”的努力,正在一一结出硕果:中老铁路将于12月2日举行开工仪式;泰国内阁会议刚刚批准了包含中泰铁路项目的中泰合作铁路建设项目框架,预计奠基仪式将于12月19日举行。(新京报11月24日)

旋风般出席东盟系列峰会期间,李克强总理不忘继续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而随着中国铁路工程、中国铁建和中国交建三家公司联合投标马来西亚南部铁路项目,并获得项目意向书的消息落地,中国铁轨铺进东南亚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这是中国装备海外输出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标志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不可忽视,世界需要中国的发展态势得到印证。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不难看到,东南亚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规划中的地位是多么举足轻重;而上溯历史,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同样深远。从人员结构来讲,华人在东南亚各国中所占比例不在少数,马来西亚华裔更是高达70%以上;从语言文字来讲,华人到东南亚各国旅游,基本不用担心会遇到语言障碍;从政治经济影响来讲,华裔在东南亚任何国家都是一支重要力量。中国与东南亚的相互影响已深入骨髓、渗入血脉、注入灵魂,唇齿相依、肝胆相照。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大势所趋。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是维护这一主题的有效途经。中国铁轨铺进东南亚,能给当地带来什么?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共赢的理念和惠民的决心。反思中国高铁为何能最终落户印尼,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高铁提出不需要政府担 保,这是拥有相对技术和安全优势的日本高铁所不敢提的。而中国高铁为什么不需要政府担 保,是因为它有深厚的民意基础,中国高铁的发展理念是建立在惠民这个基调上的。在中国,高铁建设之所以突飞猛进,是因为从各级政府到企业、民众,对建设高铁达成了一致共识,形成了合力建高铁,全民得实惠的浓厚氛围。

东南亚市场能给中国铁路带来什么?良好的示范效应。东南亚仅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终端还在遥远的欧洲、非洲。有了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成功经验,中国铁路走向世界指日可待。借用雪莱的一句诗:“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谢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