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11月1日起,旅客网购火车票时可以同步购买铁路意外伤害保险——乘意险。记者发现,与以前铁路推出的强制险不同,“乘意险”保障范围扩大,由“车上”扩展到“车上和站内”。同时,旅客购买“乘意险”后可根据需求到火车站换取3元的保险费专用定额发票。

“保险”一词在社会大众心目中已经广为熟悉,林林种种的保险项目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它给我们筑牢防御意外险情的后盾,在发生参保范围内险情时候,给参保人以心理的安慰和经济上的帮扶,这也是当下保险业发展如日中天,深深赢得社会大众欢迎的原因。

众所周知,铁路相对于其它运输工具具有着得天独厚的安全优势,它受天气影响小,在固定轨道上行使,一直采用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在安全工作上投入占企业运营成本比例很大,特别是随着新型和谐号动车和高速度线路的建设投用,安全保障力得到增强,无异于给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吃了定心丸。

但是,世间所有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网络媒体上不断更新的关于人身安全意外的报道,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的甚至是匪夷所思,这都在提醒着我们需要更加小心谨慎的防范意外之险。包括铁路的运输安全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否认可能性的存在。依笔者理解,铁路方面此次推出的“铁路乘意险”应该是经过广泛社会调研而做出的决断,是符合大多数出行旅客需求的。

企业要进步,必须强服务。这句话对参与市场竞争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商家都适用,都管用。铁路推出的“意外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它确是铁路自身服务的一项补充和丰富,特别是保障范围的扩大,提供专用报销用发票,更是考虑到了旅客们的多方面需求,提升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含金量。

近年来,社会上对铁路方面推出的“网络购票”、“自驾游汽车运输列车”、“95306货运平台”……等服务举措纷纷给予了褒奖,因为它让社会民众和企业商家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大实惠和巨方便,也让铁路转变属性,更好的发展自己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了动力。

当然“乘意险”的好与坏还需进一步接受市场的考验。不仅仅需要铁路方面的具体行动,还需要保险机构对该项保险工作亲民化、便民化的操作。广大民众没必要带有色眼镜看待,毕竟买卖自愿,选择自由,要用耐心和行动给铁路和保险机构以信心和支持,让他们有更大的空间去创新发展自己,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增加受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