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铁路总公司成功中标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铁工程项目,目前印尼铁路公司已经准备派遣员工到中国学习高铁。

该项目谈判过程并不容易,中日高铁项目方案都曾被退回,然后通过再次修改方案后又击败了准备该项目时间更久的日本团队。整个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不得不为中国高铁叫声好。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印尼维卡公司牵头组成的合资公司将负责该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总投资达55亿美元的雅隆高铁将促进印尼的经济发展,成为当地建设的一剂催化剂。这也体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响应习主席号召的“一带一路”建设而迈出国门的坚实一步。

同时,在该项目中也充分体现了互惠共赢的合作意识,中国提出的谈判条件更加考虑到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这也是淘汰日本团队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中国日益成熟的高铁技术在这一次的项目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印尼方面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动车组采购,还有高铁技术人员的培养都离不开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得不说这是中国高铁发展以来,最完全的一次技术输出,这也表明了中国高铁以它独特的竞争优势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这让笔者联想到最近在社交圈被广泛转载的一篇文章,2004年6月在当时还是铁道部的时候中国铁路即将要进行第六次大提速,铁道部邀请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日本高铁制造企业竞标140组动车组订单,其中西门子自认为中国需要它们的技术漫天要价,日本卡住新干线技术不肯转让,最终这两家公司失去了中国高铁市场,而被诟玻这次印尼项目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仅吸取了诸多案例的教训,也将心比心为客户着想,表现了我们的诚意与决心。

短短十年时间,中国高铁已经从无到有,一跃成为世界高铁建设里程最长的国家。而现在,随着中国海外投资建设的步伐,中国铁路也以最崭新的面貌与最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抓住各国高铁建设需求,成为时代发展涌流中的弄潮儿。

昔日中国靠洋人建铁路,今日中国帮洋人建高铁。 笔者认为,中国铁路正在进行着脱胎换骨的变化,中国高铁正是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的急先锋,将名符其实地成为沿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