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青岛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被停职检查,青岛市政府有关部门对该区物价、旅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北京青年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涉事餐馆在十一期间更换了菜单,而附近的多家餐馆也于昨日暂停营业。(10月8日北京青年报)

青岛“天价虾”事件成为国庆期间最热的新闻之一。微博、微信有关的文章可谓飞满天,在这些信息里,多数是在抨击青岛这座城市,抨击店老板,抨击监管部门。天价虾激起了民愤,挑战着公众的忍耐力。

从整个事件来看,导演者绝不是店家一人。首先是店家十一期间更换了菜单,而且多次有人举报而无人问津;其次是当顾客与店家发生纠纷后,报警,民警来了称管不了,让游客找物价局。当游客打电话给物价局时,物价局却说下班了,节后解决。当游客第二次报警后,店主仍然持棍不让他们走,经警察协调,游客出了2000元才脱身。

]我们不禁要问,物价局为何要摆“官老爷”作风,为何不能在节假日24小时值班呢?如果物价部门等到正常上班时再处理,不仅无法及时固定证据,更重要的是,外地游客往往耗不起时间和金钱,通常都会妥协了事。再来看警察,出警的警察自称管不了,这事属于物价局管。一只虾卖38元,已经不是一般的民事纠纷了,而是敲诈勒索!警察怎么会无能为力呢?

由此可见,天价虾的存在不只是店家的利欲熏心,更是执法部门的“包容”。此次“天价虾”事件,民警、物价等部门的反映已经让人看出他们的严重失职和不作为,不管对当事游客来讲,还是当地旅游环境形象等而言,都已经形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和抹黑,让青岛这座国际旅游城的形象打了折扣。

近些年来,国家力主加强旅游业的升级,构建一个休闲和谐的旅游市常但每一次放假,出去游玩最担心的就是被宰,每次出行都要上网查查“防宰攻略”;而在家休息的,则打开电视或手机,也会被各类负面的旅游信息所困扰着。试问,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人们如何休闲?一桩桩宰客事件必然会加深民众的信任危机。

“天价虾”事件必须严惩,绝不能罚款、停职了事。可以说是不作为的监管部门,导致了“黑心老板”宰客,因此只有建立一个高效尽职的监管系统,才能确保“天价虾”事件就此绝迹。

(艾雨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