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哈尔滨西—大连北G48次高铁出现故障,乘客滞留近4小时后下车透气,一名两岁幼儿不慎跌入车底,2000多人被困长春西站4个小时!好在最后有惊无险,孩子成功获救。(10月7日《东北网》)
类似消息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无一例外,事件的主角多为学龄前的婴幼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意外惊险情况,为人父母者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
我们知道每个人自哇哇落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到长大成人的18年漫长过程中,父母是我们的法定监护人。为什么国家法律要明确设立监护人,就是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身体、心智等方面的不成熟,并不具备完全正确判断和处理是非的能力。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设立监护人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学龄前的婴幼儿,连自身生存能力都不完全具备,监护人首要做到的就是的要尽到保障他们生命安全的责任。
相信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现人身意外情况。而在人员嘈杂的公共场合,家长们大多会紧紧拉住孩子的手,时刻注意周围是否有危险情况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孩子多半还是较为安全的。但在看起来相对安全的场合,由于家长们放松了警惕意外就往往这样发生了,火车站站台就是其中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铁路的不断发展,无障碍站台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眼中。无障碍站台解决不少腿脚不便以及带有大件行李旅客上下火车时的难题,也减少了很多因此造成的旅客意外摔伤事故。但无障碍站台与列车车厢底部平齐,为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两者之间必然要有合理的间隙,这就是出现婴幼儿掉入车底意外发生的客观原因。
对于有人质疑铁路部门站台间隙设置是否合理的说法,笔者并不认同。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此间隙大小不但严格按照国家铁路运输相关规定要求设置,而且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并不构成危险因素的存在,除非你是故意要跳下去。婴幼儿由于看护不当造成跌落车底,家长们自然难辞其咎。对于保障一个学龄前的婴幼儿之人身安全,身为监护人的家长所作所为占绝对的主要份量。对于携带婴幼儿出行的旅客,铁路工作人员有帮助和提醒的义务,但这并不能保障婴幼儿的绝对安全。事实上,只要做到婴幼儿的活动范围不离开家长的视线,很多意外情况自然就可避免发生。此外,时下的很多家长沉迷于手机网络,一时的疏忽都可能会造成婴幼儿出现危险情况,在这方面都是有教训可吸取的。若在个人爱好和孩子的健康成长之间做选择,孰轻孰重相信每个家长都会做出正确的判断。(李永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