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对于铁路部门职工乘坐火车使用铁路公免票一事,在各大网站和媒体引起广泛争议。这主要是因为5名铁路员工在乘坐高铁一等座时,因不愿意补收差价而与列车员发生争执后并大打出手后引起的话题。
对于铁路“内部票”的争议,早在几年前就存在,当时很多人对于铁路职工免费在乘坐火车甚至有的铁路家属也享受这一优惠而饱受争议。作为一名普通民众,对于铁路部门的这一做法,我也同样表示不理解与不满。因为在我们的心中,这就是曾经“铁老大”一种特权的象征。但是当我和一名在铁路一线工作的朋友聊过后,才真正了解了,这一张小小的公免票背后的也包含着许多的无奈与辛酸,不能片面的理解为特权。
首先,铁路的工作性质较其他工作有很多的特殊性,在百万铁路大军中,有很多人奋斗在铁路线上。大家出行中接触最多的是铁路车站及列车的工作人员,而实际上,在我们安全出行的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工作也在默默的付出,而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铁路人,大部分在铁路沿线工作,这些地方不是繁花似锦的大都市,也不是人员密集的城镇,是非常偏僻的乡村、小站,甚至是大山深处。这就造成了不少铁路职工的家与工作地不在同一地方,需要乘坐火车才能到达。而在这些人中,有很多是民众不太了解的供电、养路等工种,他们一年365天中有三分之一甚至更长的时间呆在这些小站,因为经常来往与家至工作地点而需要乘坐火车,所以必须有一张铁路公免票。而这段距离往往只有100公里至300公里间,并不是公众所想的全国各地。并且对于铁路职工外出所使用的公免车票,却有很多严苛的规定,并不是随便可以开出的。
而对于这种通勤生活,很多职工都很痛苦并且无奈。因为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造成许多铁路职工夫妻长期的两地分居,给他们生活带来很多的困难与不便,无法照顾家中的老人及孩子。因此能够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对于很多铁路工人都是一生的梦想。而这其中的困难和不易是普通置身铁路以外的人很难理解的,所以当公众对铁路公免票加以诟病的时候,行走于铁路线上的通勤职工也很不理解,为什么因为个别人的不文明、不合理的行为而去剥夺更多正常铁路人的权益。并且如果有机会不用再两地跑通勤,他们宁愿放弃一张通勤票而选择夫妻一起生活、工作。
所以,这一张小小的公免票并不像公众所想的那样复杂,只是铁路部门为了方便铁路通勤职工乘车方便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于很多铁路工人并不是一种什么福利,只是一张简单的车票。随着近年来铁路改革发展的进程,铁路企业的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对于铁路工人持公免票乘坐火车也加强了核验,保证是职工正常工作中使用。而自从各趟列车实行了对号入座及提前60天购票的措施后,给很多乘坐火车的铁路工人也带来了不便。因为公免票是不带坐席号的车票,这就造成他们上车后很难有一个座位乘坐。在平常运输能力充足时,也许还有空座,但在旅客出行高峰期,就只能站在过到里。而许多旅客不知道的是,有很多铁路工人是在工作了一夜后,乘坐火车回家休息的。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通勤职工中也的确存在着有一小部分因持有铁路公免票而行为较差的人,但这只是铁路百万职工大军中的个别,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的错误行为,而忽视铁路工人为旅客安全出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应该用理智、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这张公免票,同样也相信铁路部门对公众提出的质疑会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制度与措施,让这张票更加透明、实用。(闫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