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内部票”该见见阳光了》、《200万铁路职工“内部票”谁来管:花纳税人的钱》、《铁路职工“内部票”应取消》等评论发起了一轮针对铁路职工持有职工乘车证现象的炮轰,大有不将铁路职工乘车证取消誓不罢休之势,使一张不大的企业证件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并将中国铁路再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笔者认真读了上述评论,文章中讲到的200万铁路职工都有“内部票”、铁路职工侵占了社会资源及花纳税人的钱等捕风捉影的说法,笔者认为未免有些强词夺理、断章取义。 笔者经过了解,网上所说的“内部票”无非是铁路职工持有的铁路通勤证。铁路通勤证是为适应铁路点多线长,流动分散的行业特点,为满足工作需要和方便职工生活而设立的。 笔者认为,铁路职工通勤证并不是“内部票”,而是为了方便铁路职工往返居住地到工作地的乘车凭证。

那么铁路职工通勤证是否该取消?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对此笔者认为:不该取消铁路职工通勤证,原因有三。 

一是铁路职工去排队买票,侵占紧张的火车票资源。铁路作为客运运输的主力军,在春运、暑运及“黄金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这期间,火车票本就紧张,如果200万职工都一拥而去买火车票,将会占据大量火车票资源,造成更多的旅客无票可买,无票回家,岂不是为我们旅客自身增加烦恼。而现在,铁路职工都是凭借职工通勤证上车,仅仅是无座,不仅不会占据座位,紧急情况还可协助列车乘务员做好相关工作,岂不是一举两得。

二是铁路职工通勤证取消,意味着铁路职工的工作量有可能减轻。铁路由于肩负着运输安全的重任,线路安全、天气突变、客流突增等引发的突发问题需要工作人员随时出动,而大多数时候这种临时任务想要买到车票是相当困难的事,如果买不到票,职工也就可以以此为理由不去处理了,这岂不是耽误了我们乘客的行程,严重的话也危及我们的安全。

三是铁路确实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无尽的方便,而铁路职工更是付出了很多。当我们节假日休闲旅游时,是否知道铁路职工还要坚守岗位,笔者从一位铁路朋友处了解到:越是节假日,越是铁路系统最繁忙的时期,铁路职工加班加点几乎成为常态,很多职工对于“节假日”三字是既熟悉又陌生。

以今年暑运为例: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全国铁路共运送旅客4.05亿人次,创历年铁路暑运旅客发送量新高。其中,高铁共运送旅客9488万人,同比增加3554万人。7月3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727.5万人,创历年暑运单日旅客发送量之最。这一组组数字说明了什么?运输旅客4.05亿人次,而铁路职工仅仅200万,这是何等的工作量。 笔者认为:大家应该多看看铁路200万职工在旅客身前身后的努力,少点苛责。

当然,铁路职工也要明白铁路职工通勤票是为铁路工作者保障铁路安全畅通提供的便利,而不是用于一己私利,铁路部门更要加强对铁路职工通勤票的监管,真正做到人民铁路为人民,笔者也希望铁路部门用“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实际行动来消除人们对铁路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