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铁路总公司出台《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规范非控股合资铁路 建设项目管理的 指导意见 》。这对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促进非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建设项目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9月7日经济参考报)

作了这么多年国企老大的铁路系统也要开始引入社会资本了,这对于改革开放30年后最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来说,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进军另一个广阔天地的新机会,是值得弹冠相庆的。中国铁路是否就此进入“私人时代”了呢?我看未必,即使将来会有那么一天,应该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吧。

其实本项文件的出台不是完全没有征兆的。就在不到一个月前得8月11日,济青高铁先期工程青阳隧道破土动工,这标志着济青高铁工程建设正式开工。济青高铁项目由山东盛中国铁路总公司分别出资80%、20%,是国内第一条由地方为主导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为缓解济青高铁建设资金压力,山东大力开拓融资渠道,先后引进了中建公司、中车四方、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等境内外投资者。截至7月份,社会投资已达40亿元,占到项目资本金总额的六分之一。

新出台的《指导意见》也指出,关于非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建设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项目公司可根据需要依法决策项目建设管理方式,既可委托铁路局或铁路专业管理机构代建,也可由项目公司自行组织建设。换句话说,放开归放开,但是是有条件下的有限放开的。

至此,铁总不再要求对项目绝对控股,而是由各方出资人或其授权的出资人代表依法组建铁路建设项目合资公司。项目公司作为铁路建设项目法人,对铁路建设项目的策划、前期工作、资金筹集、建设管理、运输经营、还本付息、资产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

无论这段话听起来多么高大上、多么佶屈聱牙,但是试着放开封闭已久的的国铁大门,把社会、民间资产引进来已是大势,在这个领域能否造就新一代的“资产大鳄”,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