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有空姐,高铁上有高姐”。和“最美高铁”一样吸引人的是“高姐”,做一名身着笔挺标致的套装,英姿飒爽的“高姐”,是很多女孩子追求的梦想。然而,最近却有不少人遭遇了合福高铁招聘的骗局,交了高额报名费,结果却和当初所期望的相去甚远。

我们总是会在媒体曝光某一件事情是骗局之后幡然醒悟,此时受骗者需要同情,但公众防范骗局意识的薄弱更值得我们深思。

骗局之所以称为骗,那必是要把某一件事情吹鼓的天花乱坠,令人向往,让人对此事有着不可抵抗的期待。在“高姐”招聘骗局中,招聘的组织者正是抓住了应聘者的心理,给她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大饼”,看着应聘者有了,便以“活动经费”等名义开始骗取钱财。而希望通过交巨额的报名费来成功应聘的人,本身就有一种走“捷径”的心理,骗子们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能屡屡得逞。其实我们只要稍加分析便可引起足够的怀疑,正常的招聘怎么可能需要交几万元的报名费?有自我主观的判断意识,一切骗局都不是问题。但毕竟还是有大部分人求职心切加上社会历练缺乏,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存在不能看透,而骗子欺骗的了的正是这一部分人。因此加强自我防范与保护意识,是我们每一位刚踏出学门学子,或是焦急为子女奔走工作的父母最应具备的。

一方面,求职必须走正规渠道。我们找工作可以通过正规的人才交流市场和网站,也可以是正规单位的招聘,而后一旦简历被收邀约你进行面试,此时需要收压起内心的雀跃,先做一个对此公司的资料收集,一方面让你能够更清楚将来会在的公司是怎样的一个环境背景,另一方面你也能了解清楚这个招聘是否真实公司是否可靠,而不是盲目的去对一个陌生人言谈深信不疑。

另一方面,求职需凭实力而非捷径。用人单位正常的招聘一般都是择优而录,虽说不排除通过各种关系而应聘成功的情况,但这毕竟不是主流。对于类似新闻报道中这样明码标价的招聘,唯一的可能只有两个,一是纯粹就是骗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岗位;二是把一项很普通的招聘包装成特别的“高、大、上”,借些来骗取高额的报名费。这些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找工作时要用实力说话,追求所谓的捷径反而容易使自己误入歧途。

吃亏上当不可怕,怕的是生活中不接受教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自我防范意识,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只要我们学会擦亮眼睛,仔细甄别,求职骗局花样再多,也将难以得逞。(徐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