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上海虹桥火车站售票处有黄牛兜售火车票,号称上海发往全国各地方向的火车票都能搞定,不过,他们并没有将火车票买断,而是利用各种骗术让旅客误以为买到了车票,从中赚取高额“服务费”。(8月1日澎湃新闻)

“黄牛”一词,大家都不陌生,而且第一反应就是“骗子”。虽然他们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但是他们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民警在捕获黄牛的现场表示:“现在的购票系统对所有人同样开放,他能买到的,你也能买到,你买不到的,我们谁也买不到。”

那么,黄牛的票,从何而来?很值得人们去深思。黄牛的组织结构其实也有层级关系,“大佬”级别的黄牛,一般都是雇专门的人从窗口、网络和售票点三管齐下买票,手里的神器也层出不穷,而且这种人一般都有着很强大的社会关系,他们有的甚至与铁路内部的人关系较好,然后和代售点合作,在出票之前从内部先把票出给他们。这样的大佬都不会轻易出现,出现的都是一些小弟,在车站的购票人群中徘徊,被他们的吆喝声吸引之后,你也就进入他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了。

票贩在作案过程中主要采取忽悠骗的方式,大致分为四个方法:一是将同一班次的短途列车票当作长途车票高价售出。二是称车上有人和旅客接头,可先购买短途车票进站,随后与接头人取得联系补票,收取服务费。三是谎称与内部人员有关系。四是谎称自己在网上预订了大量内部票,实则购买不同类型的车票高价强卖给旅客。遇见上述四种情况,大家要极其小心。

笔者认为,当前国内这样的黄牛有很多,治理黄牛也存在困难,即使知道某个人是黄牛,如果他们还没有谈到交易,就不能去抓他。事后旅客受骗却没有报警,警察也没法处理,而且现有法规对于黄牛的处罚力度过轻,不利于警方打击黄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要解决“一票难求”,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和手段,合理调配各种交通方式,发挥全社会的力量,铁路部门也在更新完善各种购票措施,尽量避免在运输高峰时让黄牛有可乘之机,相信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