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3日起,为期一个月的安全大检查活动开始了。但一些基层的同志都特别担心:大检查可不要重复昨天的“故事”,活动过后问题“涛声依旧”。
细想起来,这种担心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说实在的,像这样的大检查活动我们不知搞了多少次。从笔者一入路,每年都要搞,而且还要好多次。有时一个活动还没有完,又一个活动就要开始了。开展大检查活动还有个规律:那就是别的单位或自己单位安全上出了问题,就要发动上下搞诸如“七查”“八查”之类的东西,而且是人人自查、反思;大检查的重点也往往是职工两纪、管理以及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一点就是要规定在大检查期间发生问题一律升级处理。
这些方法我们不能说不好,有些单位的做法、思路、措施、创意还相当有借鉴性和推广价值。但好多大检查活动只重于形式而忽视本质,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花而不实,活动搞完了,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安全险情照出不误,有些事故还偏要发生在大检查期间。正如一些同志担心的,每次大检查活动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活动过后问题“涛声依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笔者认为还是一个方法问题。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我们大检查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了这一思路,我们在开展大检查时,就要树立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那里有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并不折不扣地加以解决,只要是影响安全的问题,就要不折不扣地发现一件解决一件,而且要责任到人,确保解决到位。
事实相反。过去在一些大检查活动中,我们也强调了发现问题,而且还建立了问题库,但在解决上没有下功夫。一些问题由于资金、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一时解决不了也情有可原,但一些问题是举手之劳的事,可我们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就是不上心,不愿意去解决,一个问题三年五载也解决不了。
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何不把解决问题常态化?“大检查活动”常态化?好在我们这次大检查活动有个好的思路,那就是“问题在现尝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同时把检查的重点指向干部、管理、现场,并且要与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机结合,那就是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哪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问题大、难以解决就出现在哪里,要有钉钉子精神,盯住问题不放松,一年四季盯问题,让问题无处可逃,我们的安全才能长治久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