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莫斯科当地时间6月18日,由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签署了《告诉铁路干线“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 莫斯科-喀山段工程勘测、区域土地测量设计和建筑用设计文件编制的作业合同》。

合同的正式签署标志着中俄高铁合作项目走出实质性一步,实现了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的新突破。

本合同时中国高铁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的第一单。根据项目建设总费用估算,将投入1万亿卢布(约180亿美元),届时中国企业也将从中分得一杯羹。

目前,中国高铁在技术上拥有国际先进水平,高铁整体竞争实力强,拥有世界最长的运行里程。故在看到这则消息出来时,笔者并未感到惊讶,然而令笔者震惊的是,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该段铁路的设计最高时速居然可达每小时400公里。要知道,该铁路是客货专线,载重极重的货运列车对钢轨的承载力要求极高。且众所周知的是,铁路钢轨在温度越低的情况下越容易断裂寒冷的西伯利亚天气是抵御外国入侵最好的武器,而如今却成为阻挡民众出行速度的困境之处,中国高铁能解决以上问题并提升列车运行速度,笔者不得不对此赞叹一番。

中方为消除俄方部分民众“中国铁路入侵”之类的顾忌,与俄方成立联合体,或者也可以称为命运共同体,选择与俄方共享中国高铁铺建所带来的红利。

在本次签署协议后,中国高铁并非仅仅只取得了这些利益,更是为中国高铁开创历史,开辟新的道路。万事开头难。相信在中国高铁走出第一单后,国外寻求中国高铁合作者将日益增加,中国高铁这张名片将更会有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