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进行了访问。签订的商贸合同中,一条长达5000公里,穿越巴西、秘鲁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受到了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

1914年,被称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世界桥梁”的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彻底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100年以后的今天,一条被认为是“陆地上的巴拿马运河”,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铁路,在中国、巴西、秘鲁三方合作下,即将横空出世,或将再次影响世界贸易格局。“两洋铁路”一旦建成,将是拉美历史上第一条横穿南美大陆的铁路线,成为拉美互联互通网络的主干。

在笔者看来,中国参与“两洋铁路”的建设,可以加快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交流,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

首先,参与此次建设,中国需要南美的原材料、能源,也需要将产品出口到这个新市常拉丁美洲无论是矿产资源还是农产品,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的铁矿、秘鲁的铜矿,以及阿根廷的大豆等,都大量出口到中国,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中国互补性强。南美地区的各个国家,也希望通过贸易,提升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两洋铁路”将推动中拉互利共赢,促使今后两者之间几十年的大发展,也将在中国对外贸易合作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次,中国必须通过巴拿马运河才能将来自南美的进口资源运送回中国。然而,在过去五年内巴拿马运河的过河费用已经上涨了两倍,如果通过在巴西建立铁路运输线,中国进口的价格值数亿美元的铁矿石、原油和其他商品将会以更低的成本从大西洋运送到太平洋,有效降低成本,扩大了南美国家之间的贸易和运输联盟,也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额度。“两洋铁路”的出现,不仅可以为中国便于运输南美国家的资源,还可以让中国在国际物流中掌握话语权。

再者,南美洲因地理位置因素铁路建设难度较大,本土技术不成熟,中国铁路及地铁相关技术世界领先,施工周期短,平均造价低,对于高海拔、极寒地区建设铁路经验丰富,已经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上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实力,并且已经有了穿越安第斯山脉的铁路建设的自信。能让该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迅速发展,帮助两国实现多年的梦想。“两洋铁路”的建设,既有利于将国内成熟而完整的铁路技术走向国际,又造福于世界人民。

同时,中国铁路走出国门,对我国铁路资源的整合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还能加快各参与方的交通运输的发展,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也就是说,“两洋铁路”的建设,于人于己,都是不错的选择。中国在拉美国家和地区拿下大单,为国内更多企业走出国门打气鼓励。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不仅局限于拉美、印度等小范围的地区和国家,还将赢得全世界的关注与青睐。(汪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