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市的金榜公园脚下、铁路公园起点处附近有一处火车检修基地,经常有居民和游客进到里面,在铁轨上嬉戏、拍照,随意横穿,而火车不时进进出出,险象环生,令人捏一把汗。(5月3日《厦门日报》)

从单纯的摄影角度来看,笔者也十分向往这样的场景:平行的钢轨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想象,周边公园环境优雅,以复古格调拍摄怀旧经典主题照片,再配以一定的道具,展现钢铁硬朗下的柔情万种,肯定会别有一番韵味。然而,当今社会是一个爱美的、个性张扬的社会。居庸关杏花盛开时不乏不顾自身安危而跨越铁路防护网拍摄“S2线列车”的摄影爱好者,万丈悬崖边也有为了拍照而执意翻越护栏摆造型留念的爱美之人,笔者也曾看到高速公路上居然有临时停车专为拍照的牛人。这些,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景象,不是美好美丽的记忆,而是一幕幕任性的“美景惊魂”。

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安全。固然,有人说自己的警惕性相当高,不会有事,但人在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的同时,人的警惕性会下降50%以上。众所周知,设施管理部门设置的防护设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人身安全的,肆意翻越只会把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轻则受伤受惊,重则后果无法预测。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放置于贪图一时美景之上,也毫无疑问是极其愚蠢和无知的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设施管理部门只要尽到提醒、告知、看护义务,发生事故时只会承担部分的民事赔偿责任,但对一个人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大灾难。当自己的生命和拍照留下激情瞬间发生碰撞的时候,“越轨”的人们会如何选择呢?!

当然,这种屡禁不绝的现象也必须引起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首先就是要健全完善防护设施,让游客、居民不再能够轻易进入铁路生产区域。其次还是要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多种方式让人们了解铁路敬畏铁路。再次就要建议铁路部门重视人们的“爱美”需求,在安全区域开辟专门线路或者列车供游客拍照游览,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既扩大了自身影响,又是一种创效手段,在越来越注重民生的新时代,这样的铁路才是更“接地气”的铁路,才是真正走向市场化的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