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中国铁路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8.7亿吨,与去年同比下降约9%,运量重回到5年前。”(中国新闻网4月14日)

货物运输一直是铁路的经济支柱,其收入占到铁路总收入的70%,形成了长期以来铁路“以货补客”的局面。然而近期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等原因,导致铁路货运量持续下降。铁路为了使这根“支柱”不再继续倾斜,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改革措施。

第一,简化受理模式、改革运输组织方式。铁路通过改变以往手续相当繁琐的受理模式,变为简化手续,拓宽渠道,随到随办。力求达到敞开受理,让货主随到随运,避免“请车”、寻租。第二,铁路将以往花样繁多的收费项目进行整合和简化,根据服务区间和服务内容的不同单独核定服务成本,单独定价报给货主,做到“一口报价、一张货票核收”,想以此达到挤压价外收费空间,减少寻租,避免乱收费,明码标价、空开透明。第三,大力发展“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推动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铁路想以此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与其他运输形式竞争。这几点改革的确让铁路货运在短时间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收着实收到了效果,可是这几点改革措施还存在着仍然由政府定价,市场化道路不坚决,运力不足等问题。货运要想“挽狂澜于即到”还需继续走市场化道路,持续深化改革。

首先,铁路下一步要实现市场化定价,尽快推进货运定价机制改革,允许经营主体根据成本、运量变化自主调整运价,让货运进一步跟进市场,融入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其次,应加快与公路、快递等其他形式运输公司合作。主动融合各方利益,让公路运输公司、电商、快递企业等共同参与经营,真正实现真正实现“门到门”的全程服务。还有,积极地推广集装箱运输,集装箱以其特殊的运输形态有利于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接驳,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联运成本。

中国铁路货运改革关系到铁路未来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畅通,可谓关系重大,而改革之路伴随着艰难坎坷,这就需要铁路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与勇气在深化改革之路上不断向前,用勤劳和智慧披荆斩棘,让铁路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