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环球时报》记者应邀参加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JR东日本)组织的“铁道学习研究活动”,前往福岛、仙台等地了解JR东日本帮助灾后复兴、预防脱轨事故等事宜。其间,日本“铁老大”之一、JR东日本的社长冨田哲郎答应接受记者专访。(4月3日《搜狐网》)
中日高铁之争,源于中国高铁在海外发展遇到日本高铁的全力阻击,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前不久在泰国的高铁项目之争。原本泰方已与我国基本达成建设高铁的意愿,谁料日本方面抛出低息贷款的诱饵,使得泰国方面变得犹豫起来,也使得中国高铁在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再起波澜。
平心而论,日本作为较早研发高铁的国家,在安全、技术、运营上积累了不少相关经验,也有很多值得中国高铁学习的地方。但鉴于几年来我国与日本因钓鱼岛问题陷入空前政治对立的紧张气氛,各种交流合作基本停止。而在客观上讲,日本高铁于安全运行、服务设施等方面在世界上还是具有相当信誉的,这必然与他们独有的管理模式有直接关系。
而作为日本“铁老大”之一、JR东日本的社长冨田哲郎,在面对《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时,对于高铁的发展不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其中在回答记者提出R东日本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的问题时,冨田哲郎答道:安全不是靠守护出来的,而是靠每一名员工在每天的工作中创造出来的。我经常对员工们强调,不要消极守护安全,要积极创造安全。
笔者认为此言甚佳,遵章守纪本分上班在我国已属优秀员工的标准,但这只是被动的执行,并非主动的投入。当然并非是说这样的员工不好,只是员工具有积极投入安全的思想,必然会对安全工作有更深一步的自我要求,才会发现工作中安全规则没有列出的其他隐患,才能更加稳固的保证安全。
同样受到业界称赞的日本高铁服务实施之完善,也是值得我国高铁学习的另一个方面。对此冨田哲郎介绍,在山手线、中央线等首都圈JR和新干线车厢里,还有轮椅乘客专用的位置。车站内和车厢里都有盲文标示。这足以最看出日本高铁在应对特殊人群出行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而对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待改进。
以上只是罗列出日本高铁在安全、服务方面的一个侧面,但从中可以看出,日本高铁确有其特色之处。而中国高铁作为后起之秀,集众家之所长,假以时日必然会以更为出色的表现让世界为之赞叹!(李永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