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5开年铁路货运量延续大幅下降的趋势,1至2月份累计货运量同比下降9.1%,货物周转量下降10%。公路货运量则增长12.5%,水路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维持平稳增长。

发改委本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铁路货运量与1至2月累计的铁路货运量都同比下降9.1%,与1月水平持平,连续14个月下降,降幅为2009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3月24日《中华铁道网》)

铁路货运面临下滑的严峻形势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然而降幅为2009年2月以来的最大,则还是让人为之唏嘘不已。悄然间,曾经装卸两旺的铁路货物运输如今显得有些步履维艰,是什么情况造成了如今铁路货运市场的困难局面?

笔者认为首先是国家层面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影响。中国经济正进入转型期,以往粗放﹑高耗能产业都受到极其严格的关停并转。这里面又以钢铁行业最为突出。有关“世界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的揶揄诙谐之说,虽说有些黑色幽默的韵味,但也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冶金工业的现实情况。处于雾霾天气的全民忧虑,加之钢铁产量供过于求的过剩行情,钢铁减产成为必然。这就造成铁路运输钢材总量的大幅减少以及焦炭运输的随之下滑。与此情况雷同的还有电解铝,水泥等相关产业。

其次,用电负荷的下降的影响。数据显示,受累第一产业用电量负增长,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6.3%。而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在于火力发电,其装机总量占到全部份额的80%以上,其中燃煤型火电又占到火电机组的九成以上。铁路运输专供火电厂使用的煤炭,简称电煤,是铁路货物运输的一大稳定货源,它的减少对铁路运输总量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

最后,牵涉到季节性运输问题。由于今年羊年春节在2月19日,比之正常年份晚了20多天。而围绕春节前后的工厂企业之生产情况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样一些企业出于避免风险的考虑,会把企业的生产规模适当减少,甚至早早放假,这样的情况也会造成铁路运输的货物来源减少。还有因全力应对春运,铁总自身也要大量开行临时客车,而由此就要牺牲很多货物列车的开行,这也在客观上造成铁路货运的数量下滑。

铁路货运遇到下滑的局面,是所有铁路人都不愿看到的。但上有铁总不断研究挖掘市场潜力,不断推出相关改革措施的引领,下有广大铁路员工知难而进,奋力拼搏的精神,笔者相信铁路货运一定会克服暂时遇到的困难,也一定会迎来积极发展的明天。(李永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