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日益临近,外出踏青赏花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众信、携程、同程旅游等多家旅行社获悉,目前已进入清明出游报名高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出游价格并未出现大幅上涨,部分线路甚至不升反降。(3月24日《北京青年报》)

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一个国家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游将获得快速发展;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

对照我国情况,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3300美元,上海、深圳、北京人均GDP高达1万美元,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人均GDP也突破5000美元大关,旅游行业迎来需求多元化共同爆发增长性的机遇。预计未来10年中国观光游增速将逐渐趋缓,休闲度假游增速逐渐加快。

无独有偶,2008年正是我国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年份。与此同时,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也正式开通运营。借着北京奥运的东风,国内旅游产业火箭式爆发增长,各大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四面开花。但与火爆的旅游市场相对应的是,旅游团价格虚高、宰客、欺诈等乱象让出游人群愤慨不已,大有“出门买罪受”之感。

虽说国家由专职部门对旅游乱象进行检查整治,但对于涉及旅游交通等硬性费用并不在检查之列。比如航空机票,该多高就是多高,多少有些爱莫能助。但如今随着高铁的快速全国联网,人们外出旅游在出行选择上尤其是中长途旅行之交通工具上,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高铁的四通八达在国内热点旅游线路上基本做到了全覆盖,高密度全天候的开行方式是其他交通工具所不能比拟的突出优势。基于高铁线路的开通而成立的省市间旅游联盟也在不断增多,由此形成的抱团旅游新模式正在成为当今旅游行业达成的共识。体现在旅游价格上,就是处在旅游旺季的出游价格并未出现大幅上涨,部分线路甚至不升反降。

这就是引进竞争机制后出现的良好局面,高铁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直接促进了国内旅游业的自我规范和优胜劣汰。可以预料,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行业这样良性发展的局面会呈现常态化。(李永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