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一篇题为《80后列车长给爸妈的一封家书》的新闻报道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连续5年在岗位上度过春节,工作2000个日日夜夜的故事,更是让许多读者在感慨之余将“春运车长”这一称号送给了这位80后列车长。
其实,关于春运,我们身边从来就不缺乏感动,每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背后总有着无数的人在默默奉献,他们可能是穿梭在春运列车当中的列车员,也可能是在行进列车中执勤的铁路民警,也可能是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的铁路职工……正是有了他们,才让我们和家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在他们身上,散发着的无不是一股股浓浓的社会正能量。
据悉,在1月22日召开的2015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8.07亿人次,其中铁路运送旅客将达到2.95亿人次,较2014年增长10%,和以往春运一样,铁路运输依然承担着春运主力的作用。然而,和往年春运不同的是,今年的春运打破了铁路春运长期备受诟病的惯性思维,让以往的“春怨”变成了更多的感动。此刻,一张小小的车票仿佛变成了家的缩影,里面承载着太多的坚决与刻不容缓。当人们把这一切归功于国家加大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发展顶层设计的同时,笔者认为万千铁路职工辛勤的奉献和付出得来的服务能力提升更加难能可贵。
从售票大厅、到12306服务热线、从你看得见的车站候车室、站台、车厢,到你看不见的铁路沿线,每一个角落都无不留下铁路职工忙碌的身影,平日如此,春运更是如此。再从“打扮的好看点,好让家人放心”到“一封家书”,多少次与家乡、亲人的擦肩而过,多少次的春节与岗位相伴,才换来春运质与量的逐年提升。即便是屈指可数的相见,也只是惊鸿一瞥。没有怨言,更不曾后悔,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的春运不仅装着每一位乘客沉甸甸的梦想,更撰刻着他们连心的指纹。正是有了他们用心铺平的春运之路,才让“中国式”迁徙不在那么坎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