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天,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近期铁路部门将研究出台相关措施办法,满足残障旅客携带服务犬进站乘车的需求。(3月15日《京华时报》) 这明显可以看出是铁路总公司针对3月初发生的上海盲人黄鸣携带导盲犬坐火车出行多次遭拒后,成为舆论议论焦点事件所作出的反映。不可否认,随着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理念的不断进步,面对残障人士出行不便的实际情形,交通运输行业对他们实施特殊关爱的举措既是保障他们正常出行的的权利,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残障人士的亲切关怀。 在这方面,航空运输和城市公交系统如今都对导盲犬开了绿灯,这也可能也是广大网友们对于铁路拒绝导盲犬的不理解之处。笔者想,这个问题不应一概而论,应全面辩证的看为好。 铁路运输不同于航空,更不能和城市公交相提并论。航空运输人数相对较少,个人空间相对宽裕,飞行时间上也较短。这样的情形下,导盲犬一般也都在主人的可控范围内,加之空姐们势必会对带有导盲犬的残障人士给以特殊照顾,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飞行时间的短暂对于导盲犬自身生理影响也不太大,所以航空业允许导盲犬上飞机也是在安全可控前提下进行的。 城市公交的特点在于路程短,频繁间歇性开行。对于导盲犬的上车,人们都能给与适当的理解和关照。乘坐时间不长,加之导盲犬较为熟悉的地理环境,都是城市公交允许导盲犬上车的外部宽松条件。 而铁路就明显不同。众所周知,铁路的乘车环境一般较为拥挤嘈杂,人均空间狭小,更有为数不少的婴幼儿随大人同行之现象。这样的环境下,导盲犬上车势必会引起乘客的紧张和不适之感。对于小朋友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扩展到密闭的高铁车厢,导盲犬自身的异味很可能也会引起同车旅客的不满。 还有铁路的运行时间相对较长,导盲犬能否适应长时间外部嘈杂环境的影响,这都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如果旅途中出现意外情况,那么谁将为之负责? 所以笔者认为,铁路目前拒绝导盲犬上车自然有它一定的道理。舆论对此热议也是民意使然,但在没有可靠把握的情况下,为了取悦民意而放行导盲犬上车,也未必就是科学合理的选择。这一点,对于以保证旅客安全为最大效益的铁总说,是不容出现任何疏忽遗漏之处的。因此,对于导盲犬上火车,慎重态度比舆论风向更显铁路担当之责任意识,也请相关人士在时间上给予相应理解。(李永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