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到潮汕的旅客近期有了新选择。随着广深与厦深线的接通,旅客可以就近到市中心的广州东站,乘坐动车前往潮汕。他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了。不仅如此,潮汕地区的陶瓷、花木、水果等优势产业也正在依靠高铁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南方日报)

铁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产物,也是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高速铁路是高新技术在铁路上的集中反映,它使交通运输结构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交通发展的必然产物。高铁输送能力大,安全可靠,旅行舒适度高,较少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又具有节省石油和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摆脱交通堵塞等优势。是解决大通道上大量旅客高速输送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的发展趋势。

中国高铁被称为“大国技术”,在三十年以来,全世界走在这一技术前沿的国家只有法国、日本和德国。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统计,2014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新线投产8000公里,其中高铁新增里程占到一半以上。

坐飞机,还是坐火车?在以前看来,坐飞机速度快、舒适,但价格高;而坐火车虽然相对便宜,速度慢。现在这些差别逐渐淡化,随着高速铁路逐渐成网,坐火车可以像坐公交车一样,随到随买票,速度快,环境也接近航空标准。火车具有全天候、高密度运行的优势,地铁、公交等城市交通网的形成,去火车站将更加方便快捷。

从宏观点的角度看,高铁的建成,拉近城市的时空距离,放大了各种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对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模式,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范围逐步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各地的“同城化”和“一体化”。无论是高铁的长度、密度、与人民生活的紧密度,还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度,短短10年间,高铁越来越深地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中国高铁越来越融入到千家万户,中国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高铁社会”。高速铁路,建设在城际间,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作用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高铁还可以大大缩短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此外,新干线沿线中小城市服务业就业机会大增,从业人数增长明显加快。高速铁路对于保证城镇人口的大量流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高铁社会正在加速到来。高铁让中国变“小”,各地联系更为紧密。现在中国高铁正在迅速扩大社会覆盖面,以其方便、快捷、舒适的特点,越来越融入到大众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