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运于3月15日落下帷幕。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40天来,全国铁路认真贯彻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和铁路总公司党组关于春运工作的部署,围绕“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春运目标,积极适应新的变化,大力强化安全风险管理,优化安排运输能力,完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方便旅客出行,不断提高服务品质营造温馨出行环境,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春运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3月16日 人民网)
谈到以往的春运,相信很多人至今仍会感到头痛不已,且不说舟车劳顿的一路辛苦,先是历经网上抢票的艰辛、接着就是饱受进站候车的不易、再下来看到乌泱泱满车拥挤的人群,让你归家的心既充满期待又带有几许纠结和几多焦虑。2015年的春运却让人看到了冬天即将过去的一缕春风,感受到来自铁路部门的春运四大特点:旅客发送量屡创新高、高铁成网效应凸显、旅客出行更加便捷、出行环境更加温馨。
春运40天,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95亿人次,同比增幅10.4%,创历年旅客发送总量新高。2月24日(正月初六),全国铁路春运旅客发送量达946.8万人次,创历年春运单日客流新纪录。此外,动车组客流占总客流量的41.4%,创历史新高。上海铁路局旅客发送量最高,南昌铁路局同比增长50.5%,增幅为全路最高。佳绩的取得是多么的来之不宜。
合理统筹有效缓解春运压力。铁路部门提前谋划,统筹高铁和既有线能力,优化使用动车组和普速客车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了新开通高铁的作用,不仅充分挖掘运输潜力,还根据客流变化情况,梯次启动列车增开方案,让高铁和动车组,成为更多外出旅客的新宠。
加开列车让“舒服指数”明显上升。为了让旅客如期返家过年、平安踏上归途,春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2953.5对,同比增加49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534.5对,同比增加319对,能力安排为历年之最。动车组列车共发送旅客11471万人次,同比增长32%。长大干线客流增幅明显,其中京沪高铁运送旅客1262万人次,同比增长,18.1%;京广高铁运送旅客1559万人次,同比增长25.4% 。春运高峰期,大部分高铁线路动车组全程客座率接近或者超过90%,其中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珠城际、海南东环高铁甚至达到100%以上。特别是贵广和南广高铁开通后,广州至贵阳、南宁的旅行时间大幅压缩,部分往返于两广间的务工旅客告别了“千里走单骑”,春节返乡之路更加快捷温馨。
延长预售票期让购票方式更加便利。铁路部门将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预售期由原来的20天延长至60天,优化调整了改签、退票规则,制定实施了限制购买行程冲突车票的规定,并对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进行了扩容和优化,使铁路春运售票工作平稳度过了高峰期,互联网售票经受住了超强压力的诸多考验,旅客出行之更显从容便利。
微博、微信平台让铁路信息一切尽在掌握中。各火车站都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传播平台,及时调整来自铁路的官方微博服务板块,全天候发布列车余票、正晚点信息,失物招领、出行安全常识,与旅客利用电波进行沟通、在线解答疑难问题,开展互动活动等,成为旅客春运出行的得力“小助手”。
信息服务水平明显得以提升。各火车站除了充分利用好站车广播、广场显示屏、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资讯平台外,还拓展了更多的信息发布渠道,在手机购票客户端上增加了查询功能,在车站、售票点等明显位置张贴“铁路12306”微信二维码,旅客只需关注12306微信公众服务号,就可实现自助查询铁路车票预售期、列车停站时刻、余票、正晚点及代售点等更多的信息。
贴心服务为出行增添更多乐趣。铁路部门不仅从最大限度上保证学生、务工人员等群体的购票需求,还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打击倒票的“猎鹰”战役,净化了售票环境。
无数铁路工作者用一份执着、一份热情、一份真诚诠释着“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将“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贯穿到春运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微笑服务、热情服务、主动服务,为旅客营造了温馨出行环境。
尽管铁路部门春运时提供的各项服务还不一定达到尽善尽美,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前进中的铁路部门所付出的种种努力。相信在2016年的春运中,铁路部门继续秉承“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创造出新的辉煌。(文/迎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