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规划,今年我国的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2015年中国高铁将连通所有人口50万以上城市,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高速铁路网。(据3月10日央视财经消息)
随着2014年底贵广、南广和兰新高铁、2015年初渝京高铁的开通,中国离“四纵四横”、“全覆盖”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到目前为止,内地31个省区中,28个已经开通高铁,中国的高速铁路已经超过1.6万公里,占全世界运营高铁里程的60%。
高铁的受欢迎程度,从多地为高铁规划而掀起“争路运动”可见一斑;它的便捷性,也在今年的春运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它的发展潜力,更是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8000亿元投资中得以彰显。
在高铁的建设上,起主导作用的当然是中国政府,它的行动力足以令世界惊叹,前不久《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报道,“高铁无疑改变了中国,而且是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该报道称,“中国已经有超过100座城市连入了高铁网络,这些城市的生产力出现了很大提高。”
在2015年春运期间,铁路春运的主战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高铁的客流量已超过普铁,真正成长为“一号”,这既与当前粤、湘、琼三省的高铁布局密切相关,也昭示着这种发展模式必将成为未来国家铁路运输的主流。
如今的中国,在广州、武汉等中心城市,高铁北至京城,东抵上海,西通贵阳,日行千里,朝发夕至。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中国高铁网络将连接所有省会城市、以及其他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而现在,这张高铁网络已经初步长成,在2015年春运期间,它被寄予厚望、被实践检验,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大家都明白,春运的根本解决之道,还是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只有中西部省份发展起来了,农民兄弟在当地能找到工作、过上好日子,不再漂泊打工,“春运”这一特殊现象才有可能解决。国家正在力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是广大西部省份人民脱贫致富、迈向新征程的一个福音。从中长期看,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将是支撑未来城镇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铁路投资和发展不仅可以稳增长,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带动城镇化,有“一石多鸟”的作用。
让我们期待着高铁开到家门口不再是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