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发布消息称,2月24日(正月初六)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近千万人次,为今年春运发送旅客最高纪录,也是历史春运最高。

正月初六,是今年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三六九,往外走”传统民俗,再加之很多人想多陪陪家人,初六成了很多人春节之后出行的最优选择,也是中国铁路迎来的客流高峰。就在2月24日这一天,全国铁路预计加开旅客列车807对列,其中跨铁路局中长途旅客列车476列,铁路局管内旅客列车331列。

创新高,不仅仅是对今年的春运而言,还是历史春运。这些数据对于铁路而言是证明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运输压力进一步缓解的有力“证据”;对于出行的旅客来说是能够说走就走,不被铁路限制出行的最大福利。当然,这些都离不开铁路转型发展的加快、路网规模的扩大、高铁连网的助力。

中国的铁路,已经不是之前的“缓、脏、挤”,已不是到了春运期间就“棚带客”。就拿运营里程来说,2014年已经突破了11.2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尤其高铁的发展,不仅仅在我国本土得到了认可,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并在国际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因高铁产生的“高铁外交、高铁名片”就是很好的说明。

最近的节前和节后,客流高峰一直居高不下,还在是不是的创新高,这些都说明人们出行的选择更依赖于铁路,铁路的运输能力确实在提高。这里面高铁功不可没,虽然高铁在中国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但从7年多前高铁“出生”时的新鲜和懵懂,到如今高铁通达28个省份,再到“蓄势出海”令全世界刮目相看,高铁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必将载入史册。、

笔者想用一组数据来说说中国对于铁路发展的付出和重视:研制CRH380A动车组,就有50多家企业、330多个科研院所、近60名院士、500多名教授、近万名科研企业研发人员。

正是因为我们的付出,使中国高铁列车6年内就跑到了世界第一速,实现了短时间内从无到有,从赶超到领跑,演绎了自主创新、快速超越的高铁自信和强大实力。

春运期间创造的旅客运输新高,不是冰山一角,二十对中国铁路发展成果的肯定。这也在昭示人们:凭借世界独一无二的庞大市场,充分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技术资源,坚定不移的发展铁路,增强我国的国民经济实力,成为世界上的真正的铁路强国、铁路大国!(李强 刘海峰 赵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