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春节期间贯穿整个中国的客流高峰,其绝大部分客流都是涌向铁路,而与全国31亿的春运客流量相比,客运运能2.2亿的铁路还是完全不够的,面对如此巨大的客流高峰,相当于全球一半人口的客运压力,在众多的交通工具选择中,无论是从土地占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运输安全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的铁路,因其独有的运量大、价格实惠成为中长途旅客出行时的首选。
凡是遇到问题,换位思考的方法经常被提出来。那么对于当前的铁路春运工作,笔者认为不妨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看待。毕竟铁路面对的旅客之多,是航空、公路等其它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如此庞大的发送量,不仅要让旅客“走得了”,更要追求让旅客“走得好”,铁路采取了增开售票窗口、开行流动售票车、为农民工团体提供网络订票服务、增开农民工学生专列等等便民服务措施,就是希望能够真正在运输市场上将服务的份额做足,将服务的魅力展现,将铁路工人的风采呈现。
想想那些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坚守在铁路大动脉上的平凡的铁路人;想想我们在家与亲人团聚时,他们却在寒冬中迎来送往着南来北往的旅客和列车;想想大家温暖舒适地睡觉时,他们却在夜中为列车“导航”、为旅客引路……对铁路,让我们再多些理解与包容,或许因为我们的心底充满阳光,漫长的旅程也会因心情舒畅而看到更多更美丽的景致。
当然,春运所涉及到的不仅是铁路部门一家,民航、公路、航运等都面临短期运力紧张的压力。在运力既定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整体的交通规划,科学统筹运力,同时努力提升服务水平,让大家都平安回家过年。我们相信,只要不回避问题,认真实干,春运难题总会解决。(王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