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火车站,春运正忙,不到两分钟时间,东广场前“志愿服务亭”就来了四五位旅客:“我这趟车候车室在哪?”“请问去哪能坐到地铁?”“26路公交车在哪坐?”……窗口前,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妈妈,面带微笑耐心地回答着,还不时站起身、伸出手给询问者指引方向,左春秀发动身边的离退休老干部到车站做志愿服务,为旅客免费送水、发放乘车指南、宣讲铁路安全知识……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规模最大时的80多人,他们中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58岁。这一干就是24个春夏秋冬。2015年02月21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看到这则新闻,有人感动,有人点赞,还有人不理解,早就听说郑州火车站常年活跃一支老年雷锋团“一群白发老人,为党辛勤工作几十年,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却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走出家门,从事着不拿一分钱报酬的志愿服务,到底为了啥?图名图利都说不通,没有一分钱的回报,更没有什么荣誉等着他们,笔者追寻他们走过的足迹,得到的答案是{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付出的是辛苦,得到的是快乐,体现出的是崇高的精神境界,实现了为他人服务的人生价值。
走进“老年雷锋团”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看到了可亲可敬的道德模范,让人们再度把敬仰的目光投向了“老年雷锋”这一光荣的团体,感受着他们“老有所为”的无私奉献,感悟着他们“志在千里”的豪迈情怀,仿佛沐浴在了阳春三月最温暖的春晖之中,清风拂面,倍感温馨,左春秀老人24年如一日,不为名,不为利,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永葆为民爱民的高尚情怀,学雷锋做好事,{既是这个团的发起人,也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满腔热忱地帮助旅客,义无反顾地组织公益活动,成为“当代雷锋”当之无愧,在今天正能量和负能量碰撞的时代,意义深远,在发挥老年人余热的同时,为这个商品经济时代,树起一面雷锋大旗。
每年的三月五月,各行各业的学雷锋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春风吹在文明的三月里,“老年雷锋团”就是一片花团锦簇的常年盛开的风景,尽管是满脸皱纹的面孔,却涌动着青春年轻的热情,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格尽职守的敬业风范,传扬天下的诚信美德,满腔热忱的友善之心,都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彰显。“老年雷锋团”,让雷锋精神熠熠生辉,道德的光芒在耄耋之年愈发璀璨,愈发耀眼,让我们为郑州火车站“老年雷锋团”24年的付出和奉献点赞,在2015年大年初五为他们拜个“晚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