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月7日北京青年报报道,随着2014年年中,中国铁路总公司对各铁路局列车冠名权放开,各种“冠名号”列车开始在火车站扎堆出现,成了2015年春运的新风景。如“松花湖号”、“西柏坡号”……笔者认为,此举有利于提升铁路服务含金量。放开冠名权有利于盘活服务市场。铁路改制后,企业化、市场化的特点决定铁路必须主动对接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在确保日常服务功能的同时,必须努力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铁路走出国门,与国外公司合作投资建铁路,在铁路运价不变的前提下,与国内其他企业合作互惠共赢,既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也符合铁路改制发展的要求。列车“冠名号”应传播先进文化。列车“冠名号”在为企业提供宣传广告效应的同时,应更多注入先进文化和正能量的元素,为文化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文化发展方针从50年代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去年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文化传播必须做到多样性、创造性和创新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文化传播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具备真实性,不能存在任何欺骗性;必须具备正能量,不能存在消极负面效应;必须具备正统性,不能存在山寨歧义宣传。因此,列车“冠名号”应严格准入、资质审核和宣传内容把关。列车“冠名号”倒逼铁路提升服务质量。列车“冠名号”后,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合作双方,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链锁反应。作为广告投资商,既然投入资金,就会追求更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回报。因此,投资商选择列车“冠名号”是很慎重的,是要经过事先和长期对该列车的服务质量、旅客口碑和环境设施进行考察评估的。试想,某趟列车的车厢内外部环境较差,服务跟不上,旅客不满意,如何能够收到投资商的“绣球”?这就倒逼铁路主动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旅客和投资商满意。此举将极大推动铁路服务质量的全面发展进步,最终让广大旅客受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