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消保委状告上海铁路局”一事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通过“公益诉讼”,浙江消保委在民众中成功树立起”高大上”的形象,而”铁老大”在人们面前那种”钢铁无情”的感觉却深入人心。然而事实果然如此吗?就此事,我想说说下面几个”情”。“铁老大”的柔情我们想想为什么”春运”大家最关心的出行方式不是公路,不是航空,而是铁路?正是因为铁路票价是交通运输中最低廉的,铁路运输关乎最基层百姓的民生问题。如今,铁路正在一步步走向市场,按照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铁路若投放市场必然造成价格上涨,但我们的”铁老大”却依然顶着巨额亏损的头衔,也没有在票价上打开缺口,难道是怕乘客投诉或者物价局吗,那公路航空为什么可以涨?所以说铁路一直是心系百姓民生、不忘服务百姓出行的理念的良心企业。这样一个良心企业,如何会去为难他们一直用心服务的旅客?  “铁老大”的冤情   现在很多新闻报道都是“实名制购票,乘车后遗失车票的消费者另行购票”而绝口不提我们为维护旅客利益做出的”针对不同时间段遗失车票先补票后退票”的一系列规定。铁路现有的设备设施条件,一时还无法做到实名制全过程、全覆盖。在现实中,发生过部分旅客或黄牛钻空子,借机逃票,影响了运输秩序,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而这部分损失是从收益中减掉的,逃票和黄牛倒票一方面减少了铁路的收益,如果按照收益和成本定价的话,也势必抬高每张火车票的价格;如果让铁路立即做到铁路全程实名制,也需购置大量高精尖科技的技术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改造,这又需要一笔巨大的投资,势必造成运营成本的水涨船高,铁路作为一步步走向市场化的企业,不得不考虑转嫁上涨的成本,势必增加旅客出行成本,造成票价上浮。。遗失车票再补票,虽然会增加铁路职工的日常工作,也给部分遗失车票的人带来某些不便,但却能够最低成本却最有效的防止部分人逃票和黄牛倒票。为了保持低成本,给更多低收入的老百姓提供更低的票价,铁路部门“实名制购票,乘车后遗失车票的消费者另行购票”的无耐之举实有冤情!    消保委的隐情    消保委为什么选择在春运前以“公益诉讼”之名夕状告上海局?我个人觉得其中不乏借铁路春运舆论影响大搞臭铁路来洗白自己坏名声的原因,让自己站在“伸张正义”的一方,凸显自己的伟大。 消保委作为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正义机构,一直以来,在控制假货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收效甚微,目前市场假货横行,老百姓苦不堪言,部分消费者协会不但工作不用心敷衍了事,而且存在为卖方说话的现象,导致民众对消保委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火气”,他们迫切需要一场胜利的战斗来赢得民心和认可。春运来临铁路部门全体干部职工在为解决老百姓的出行问题,确保每名旅客都能安全回家过年而加班加点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浙江消保委不体恤铁路部门此刻焦急的心情,反而置千千万万的旅客不顾,火上浇油状告上海局,让铁路部门不得不抽出时间来处理与他们的案子,而且没有早一点,也没有晚一点,刚巧赶上了春运前夕,创造着张爱玲式的浪漫偶遇!      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消保委一方面要认清当前工作的重点,花更多心思解决当前的假货横行和售后服务不完善上,另一方面也要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真正为多数普通消费者考虑。当然铁路部门也要正视问题,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旅客遗失车票更方便的解决办法,更好的为旅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