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1月22日召开的2015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8.07亿人次,比2014年增长3.4%,其中道路24.2亿人次(不含公共电汽车和出租车),增长2.5%;铁路2.95亿人次,增长10%;水运4430万人次,增长2%;民航4752万人次,增长8%。(《人民日报》)

从以上新闻中我们不难看出,2015年春运运力将达历年之最,为此铁路部门在春运安排图定旅客列车2673.5对,节前、节后分别增开临客476对、515对最大化满足运输需求。

我们看到现在经济发展了,群众的钱袋鼓了,视野开阔了,但每到春节,不管身在何处,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的精彩,到了春节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于是祖国上下,大江南北人口大迁移,大流动,目的是为了回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春运将是每年的一场运输考试,而在一定的时段里,也会长期存在下去。

而作为春运运输的主导力量铁路部门来说,春运的压力依然在考验着中国铁路人,随之而来的亿人次大迁移,铁路面对诸多困难和问题则需要科学协调,全面统筹来满足和缓解运输压力,正所谓有压力就有动力,铁路为了应对铁路运输需求,主动出击,想尽办法,解决购票、进站上车等措施来减轻旅客出行压力,或许在早几年,大家在火车站售票大厅彻夜进行排队似乎就是铁路春运的一个标志性现象。但是现在,旅客只要在家里或手机上登录12306网站或拔打95105105,就可以轻松订购车票。不仅便利了广大旅客,更是让长期存在的“黄牛党”没了“饭碗”。轻松快捷的订票方式,让以往“下饺子”式的购票现象不复存在,尽管有人质疑,这样是把现实中的拥挤搬到了网上,但凭心而论,相较于以前春运买票时“身心俱疲”的“体力活”,现在的购票方式不知轻松了多少倍。

    年年春运年年铁路忙,再从今年铁路春运提出的口号“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安全好,服务好,秩序好,形象好,效益好”中可以看出较之于往年,“口号”味儿少了,“人性”味儿多了。这反映在了铁路服务的方方面面,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诸如提前发售针对务工人员的团体票、提前60天订票、开车前15天(不含)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保障列车低价饭菜的供应,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平台等等。而且,细心人能发现,以往的“L”开头的临时客车,绝大多数都从“绿皮车”变成了“红皮车”。

  与此同时,铁路部门也进一步的和新闻媒体加强合作,第一时间传递最新报道,建立投稿渠道,发送各个车站的票务信息、实名制购票方法、预售期、售票时间等,并在微博、微信建立局、站段发布最新资讯,通过报刊、局站段电视台让民众掌握车票最新动态。什么是方便出行?能花这么大的力度进行服务的也只有铁路了,自动售票机的投入使用让民众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想要的车次,解决了排队的烦恼,每个看似简单确又包含着铁路用心态度落实出来的举措都是站在了民众的角度去考虑,为民众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可举的例子还有很多,但这些所有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在用行动来不断地诠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我们相信,面对今年春运这场“大考”,中国铁路一定能够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