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运未到,有关铁路部门应对春运的新闻已经屡屡见报,从去年12月初铁路大调图到预售期延长至60天、提前15天不收退票费、增开高铁动卧、外来工团体订票、增开临客等,这一系列频繁的举措很有一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味道,笔者不禁心生疑问,春运缘何要聚焦铁路?

众所周知,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约70亿人)的3/7,相当于全国人民进行两次大迁移。迁徙方式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为主,而铁路由于受天气影响小、安全系数高、票价低廉等优势成为人们春运出行首选,从90年代初铁路部门就有了春运记录,客流从当年的12.2亿人次递增到2014年的32.6亿人次,面对着每年递增的客流,铁路部门也是频繁出招应对。

第一招从扩大购票渠道解决旅客购票难的问题。90年代每逢暑运、春运、节假日最热闹的莫过于火车站的购票大厅,购票长龙排了一条又一条,给旅客造成了不少困惑,随着代售点的逐渐开通,购票难的现象得到了缓解。2003年以后电话订票、互联网购票、自动售取票机等多种购票方式的应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心仪的车票,春运火车站排长龙购票的现象也因此消失,2015年春运未到,铁路部门更是大胆尝新,预售期由原来的20天延至60天,从这些我们看到铁路部门为解决旅客购票问题所花的心思。

第二招铁路部门重点发展高铁建设为每年春运散“堵”。随着人口的增长及社会的进步,在原有普速铁路线路不能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情况下,国家大力支持高铁建设。近几年高铁的发展可以说举世瞩目,过硬的高铁技术、高速的速度、舒适的侯乘环境得到了人们的青睐,随着高铁新线的不断开通运营,四纵四横高铁网成形,高铁逐渐成为春运的主力军,相信不久的将来,高铁开行范围不断扩大后,人们春运出行将会变得从容自在。

第三招每年春运铁路部门都会集中办理外来务工者团体购票。从1999年春运开始,铁路部门就开始受理外来工团体订票业务,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共受理务工人员团体票购票需求127万余张。很大程度的解决了外来务工者因工作忙、电脑知识有限带来的购票难的问题。同时铁路部门在春运期间还会增开临客缓解春运运力紧张的问题,据悉2015年春运铁路部门将增开临客3200对,也是有史以来增开临客之最。

从以上招数我们看出了铁路部门为春运所做的努力,这个带有公益性性质的企业,长期以来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值得我们欣喜的是,这些年铁路部门的不断进步,不管是从硬件设备设施还是软件服务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目的就是让每个旅客出行更从容、更舒心。(郑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