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映象网记者从郑州铁路部门获悉,随着春运车票免费退票期临近,1月20日至2月3日将进入改签和退票高峰期。还没买到春节火车票的旅客,可实时关注12306网站火车票余票信息,说不定还能抢到一张“回笼票”。(映象网1月19日)

今年春运,随着铁路部门推出的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和提前15天以上退票可免退票费的新政而备受关注。预售期延长,方便民众购票的同时,也产生了抢票囤票现象。而提前15天以上全额退票则让黄牛们降低了倒票成本,更加肆无忌惮。以至于铁路部门这项便民新政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用句大白话说,就是煮了一锅温吞水。对此,笔者认为,没有一项成功的改革会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得到百分百赞同。只要方向没错,目标正确,出现些小波折是正常的,也是应该可以接受的,民众当以宽容心对待。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承担着舆论引导责任的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该怎么处理与运输部门的关系呢?是与运输部门一起本着让民众实现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目标去寻求最大公约数呢,还是不加甄别地传播一些负面消息,把民众的情绪引导到责备、埋怨运输部门上,但却一点也不能解决问题上去呢?很显然,第一条是首选。因为它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使然。

确保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是铁路部门的社会承诺,也是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和铁路部门的最大公约数,双方在这点上没有歧义。如何去做?作为铁路部门,要从旅行的每一个环节做起,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新政,并持续跟踪改进。而作为主流媒体,应适时跟进,对运输部门的亮点措施给以正面宣传,增强其改进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帮助出谋划策,让运输部门多做选择题,少做判断题;对新政中出现的新变化,第一时间发布,给民众以善意提醒。如此,才是正解。

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大,对民众的导向作用强,这是其优势,也是其责任。笔者希望更多的媒体能从映象网这不经意的小举动上有所借鉴,切实实践自己的社会担当。(谢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