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火车票预售期调整后市场变化和旅客需求情况,铁总对春运旅客列车运行图作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安排增开跨铁路局的中长途旅客列车341对,增开铁路局管内旅客列车170对以上,春运高峰期夜间开行跨铁路局动车组49对,使春运铁路客车能力安排最高达3200对以上。(1月15日<新华网>)

    春运之疼,谁最在乎?你我首先想到的是旅客。其实,春运之疼还有比我们更在乎的。毫无疑问,铁路企业更在乎春运之疼,才会大举整合全国铁路资源以扩充运力。当我们买票不顺而愤懑时,铁路企业已经在为运力扩充盘活资源,不惧千里,不舍昼夜,不辞辛苦。我们在乎春运之疼,是一种抱怨,是一种铁路选择向另一种交通方式选择转变的挫折感,而铁路企业在乎春运之疼是不断盘活全国铁路运力资源。

    有人把铁路春运称作“中国式难题”,言下之意,铁路春运运力紧张已经超出铁路行业,而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问题。对此,铁路行业和国家都有共识,所以才有了这几年铁路的迅猛发展,在速度和规模上都有历史性突破。但这种突破,与我国公众对铁路运力的需求依然存在巨大差距。解决中国式难题,需要我们继续以正能量心态和行动支持铁路发展。只有这样,春运之疼才能让铁路企业获得巨大的解决动力、实力。

    随着中国近年飞速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节期间的运输压力。这也说明我们的高铁投资是有客观需求的,前几年的投资是有效投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春运“大迁徙”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潜力,包括高铁在内的车票有强大的消费支撑。”

铁道部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若按春运高峰需求扩建铁路,而在非春运和非黄金周时段,95%左右的客运能力又将被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要解决春运难题,还需要全社会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加强运输网络密度、增强综合运输能力也是缓解措施之一。比如,可以多建一些机场,我国目前才130多个机场,不及有些发达国家的零头。建机场一方面可以保持生态,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坐飞机出行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同时铁路服务改进则需要通过改革,形成竞争的压力,这样才最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